對這本書的興趣發自於其故事,中年女子與修士的一段外遇。真正下決心買下則是因其為得獎作品,總是安心些。

讀完之後,我便知道,雖然宣傳主軸是在女主角與修士的外遇,但伴隨其母親自殘引發的其父親死亡之迷的鋪陳,顯然也是一條值得人思索的線。

先談第一點。也許我的觀念比較偏向於衛道的頑固派,但也不會不顧成年人對於感情選擇的自主權。我不曉得作者如何為書中女主角的這場外遇作定位,書中提到空巢期,沒什麼壞卻是沒太多變化的生活,自我的發現與追求,甚至是救贖。其實,若容我比較沒文化的說,不如回到人的本性吧。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飲。想想看,這句話成立的限制因素為何呢?我每回到3C店逛,看到各式各樣的新產品,多心動啊,恨不得統統帶回家,但是經濟因素和法律因素限制我不能這麼做。當然,不是眾人皆如我如此物慾,但是,我相信我不是唯一。那麼,弱水三千,為何只能取一瓢飲呢?首先,郎有情也得妹有意;若是想續杯,荷包要夠,店家點頭,肚量要有,注意,肚量是要看第一杯讓不讓得出來;如果想無限暢飲,我想難度應該更高吧。

我無意過度關注於外遇這個議題,其實,在處理很多人生課題上,我還是相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的話,儘管明著來,少搞暗裡去。

這次回家,老婆有意無意地又說,她的某某客戶也在中國工作,一聽我也在中國工作,馬上就問她怎麼不跟我過來中國。我們當然都清楚這個客戶其意所指為何。表面上,我不認為需要多跟老婆說些什麼,只是說不是每人都是如此。我心想,到目前為止,我對自己深具信心,因為我抗拒過誘惑。這並不是吹噓自己清高,其實我只是覺得,花這種錢沒意義,還有我怕染病,我怕仙人跳,因為許多的害怕。思考sharp的人,應該很容易看出,我的顧忌只能排除嫖妓或一夜情的發生,不一定絕對免疫於外遇。沒錯,如果外遇的定義是,因發生感情而有性愛關係。所以,我才會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真的動了感情,把話說開了,該分的分了,該聚的才聚。畢竟,若是真感情,成熟地思考得失之後,勇敢承擔自己的選擇,無人能說你沒有選擇的自由。

關於第二點。人的存在,有肉體的生命,有精神的尊嚴。為難之處,在於二者無法作權重。這也正是安樂死的合法性,一直都難獲得定論的原因吧。說說自己吧。幾年前,我開始注意起定期運動。原因有二:不想一直花錢買褲子來配合日增的腰圍;健檢結果顯示膽固醇逐年增加,提醒我有家族腦中風與心血管病史。我可不想自己癱瘓著難過,還拖累家人,所以趕緊未雨綢繆,希望能免掉有一天要做天人交戰。

好了,大概就是這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gleflyhi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