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在風雨來臨前夕前往東瀛,在風雨離開翌日回到海島。看得出她的笑容是開的,她已好久沒這麼放鬆自己。之前的工作綁著她,只有農曆年假才放她休息,說了幾年要趁那時出國渡假去,除夕的團圓飯終究讓她脫不了身。好不容易,她下定了決心,換了工作,也換來了這段假期。

她的臉上是滿滿愉悅的笑容,是種緊繃多年放鬆之後的輕快。她的行囊則裝著滿滿的禮物,那是在她犒賞自己之後,所甘願背負的甜蜜的負擔。她的家人,我的家人都是她甜蜜的負擔,個個都有份精緻小巧的禮物。女兒,我們摯愛的女兒,自然是她最重的甜蜜的負擔,老婆要我走進女兒的房間,看著女兒的書桌上,像分列式一字排開的禮物。老婆興奮地數著,一、二、‧‧、八,總共有八件禮物。她還不忘提醒還有一件在外婆家,因為小表弟也喜歡,於是女兒暫時將它留在那邊。老婆一直問著女兒,高興嗎?開不開心?女兒當然是高興的,有Kitty,有小美人魚,她怎會不開心呢?不過,更高興更開心的還是老婆吧!

自己是好久沒出國渡假了,但倒是有些機會到國外出差。從第一次開始,我便沒忘過幫老婆準備禮物,但是久了,而去的也幾乎是固定那幾個國家,那幾個城市,漸漸地有些黔驢技窮,不知該準備什麼禮物。有一回,老婆體貼地對我說,這回就不用幫她準備禮物了。我聽進了,也這麼照做了,但卻是換到幾日的不安寧。從此,我再怎麼苦思,也總要設法從免稅商店或是機上找到別出心裁的禮物。女兒就不同了,在她還沒學會說話開始,我便自動幫她準備禮物。等到她會說話了,她會提醒我該準備什麼禮物。我從未讓她失望過,而且我還會習慣性地幫她帶回印有當地城市logo的T-shirt。看到她們打開禮物時的笑容,我就覺得萬分滿足。

與老婆還是男女朋友關係時,我參加學校運動會的百米競賽與大隊接力,分別拿到了獎品與獎牌。隔日,我興沖沖地搭中興號北上,再轉公車與她會面。見面時,我得意洋洋地向她報告佳績,並要將獎品與獎牌送給她,希望她跟我分享這份喜悅。萬萬沒想到,她拒絕了,還說我這樣做顯得有些幼稚。我的失望自然是不在話下,那一天的相處也顯尷尬。

回到學校之後,我找了心理輔導老師,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說是請她開導,倒是我說了全場,我說著來龍去脈,解釋著跑步對於我的意義,說明獎品與獎牌在我心中的價值何等不凡,印證這樣的禮物是有著多深的情意。說真的,我不記得輔導老師說過了什麼,反正也不重要。那時的我,只聽得到自己。

千里鵝毛,說的是禮輕情意重。不過,好像沒完全點透「施與受」之間的微妙關係。不說人際應酬的繁文縟節,那些多的是虛應故事。誠如Sly所言,非屬至親的親人與一般朋友之間,禮物傳遞的是,我記得你,你沒忘記我的訊息,是一種連結,我們仍然同在一起。我們不會挑太便俗的禮物,因為我不是突然想到你;我們也不會選太貴重的禮物,因為他們沒準備讓我們記得那麼深。最佳的禮物自然是,你拿得出去,(這是我一點心意);對方收的下來,(哇!謝謝你)。

嗯,說說我收過的禮物吧。有形價值最高的是百萬級的,那是十餘年前父親要我陪他爬柴山的贈禮,幫我付掉房子的分期付款。我答應了,但不是為了錢,後來我也把那個款項還給父親。無形價值最高的是一個一元硬幣,那是女兒還在唸幼稚園時送我的禮物。還有屬於無價的禮物:手織的圍巾,手打的毛衣,‧‧‧,二十三年且仍在累積中的青春。

當然,老婆這趟回來也沒忘記幫我準備禮物,這回我得到的是一個運動水壺以及一瓶古龍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