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將近十年前,常常看到些組織再造,變革等等的字眼。當時,我也趕著那波熱潮看了不少相關的書。不過,我現在倒不是要談這些神聖的東西,而只是要引用當時從書中看到的關於「文化」的闡釋。

書中談的是「企業文化」或是「公司文化」,依據書中的說明為企業或公司的成員行事的方式和作風。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文化」在書中以英文是這麼說的:The way people get things done。

今年農曆年後不久,我來到這異地工作。幾週後,前來協助我辦理交接的同事就要返回台灣,於是我利用一個週末陪他們到太湖一遊。記得我們是搭乘著渡輪到湖中的一座小島,當時人站在甲板上扶著欄杆,迎著風飽覽湖光山色,確實可以一解當時所承受的壓力。不多時,我一個轉身就倚靠在欄杆上,想要更慵懶地享受這難得的時光。就在那時,我見到前方長椅上坐著一家子人,穿著入時,他家女兒更是長得現代標緻。當時,我真是吃了一驚,不過這一驚可不是驚為天人,而是看著他們一家子悠閒地坐著嗑葵花子,然後很自若地將瓜子殼順手丟到甲板上,這才是我驚訝的原因。

說出這番經驗,並不是要批評,也不是要更等而下之地比較兩地的高低,因為我是60年代出生的,所以我在幼時是經歷過相同的景象。還記得當時有企鵝造型的垃圾桶,「你丟我撿」的宣傳口號吧,這些不都多少說明著在當時隨地丟棄垃圾應是普遍的現象。就算到了今日,我想在我生長的家鄉依然能見到人隨地丟棄垃圾,只是機率降低了。

看著他們一家子,也想著現在的我,即便手指間捏著的紙屑讓我難過,我還是會忍著,直到我找著了垃圾筒。隨手一丟與捏在指間,也許算是種文化差異吧。二者之間如何拉齊,我想需要很多不同面向的努力,也許是罰則,也許是教育,或許可以用一種比較籠統的說法:需要時間。

再接著說,我並非如此在意這隨手一丟與捏在指間的差異,而是想到光是這半個人高的距離,可是要經過多少時間的努力,而這更顯現文化的養成是多麼地難得而珍貴。

於是乎,我又想到我的家鄉,隔著海峽,看著藍綠的紛爭,媒體的亂象,我總要杞人憂天地想著,這群人們經過代代相傳的努力才建構起的文化或價值,會不會就這麼不知不覺地被消費殆盡。

再跳著說吧。一個讓我有著某種懷念的網路討論版,原本我是不期望在這裡能進到他的網站,因為家鄉有關新聞的網站在此地是被封鎖的。前不久,我心血來潮試著點進這個網站。哈,也許是拜其公司之名,他的網站竟然沒被封鎖。不過,我看著看著,倒是沒有那種意外之喜的感動。為什麼呢?說不清楚,但就是沒有感覺了,或是說,有距離了。雖然如此,偶爾還是會點進看看,也許那天又尋回那種熟悉的氛圍。

聖經裡好像有段關於對犯罪的女人丟石頭的故事。我雖不是教徒,但挺認同這個故事的。

說到這,我又想到,聖母瑪利亞能以處子之身生子,耶穌能死而復生,為什麼宋七力就不能有分身。這實在是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有智者能開悟眾生,我想對於現在的台灣或會有些幫助。

越說越亂,不說了。我不該這樣放縱自己沒有結構。

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