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在台灣,但是很清楚「一百元」是當紅的討論題目。

那天,我和女兒通視訊,老婆從旁出聲,「問妳爸爸,要不要媽媽幫他捐一百元。」

我說,不必了,要捐就幫我捐到慈善機構。

早從「罷扁」開始之前,雖然我個人覺得陳總統已不適任這個職位,最好是請辭下台,但我也不認為從法理上足以令他下台。所以,一開始我還頗訝異但也確實贊同馬市長(主席)不支持罷免案的決定。只是,他沒多久就變了。儘管如此,我雖不認同,但也不認為在野黨提出罷免案有何不對。畢竟,一切依法制而行。

「罷扁」失敗之後,隨著相關案情愈演愈烈,施明德先生提出了公開信。據我所知,似乎是陳總統未依從施先生的訴求,自動請辭下台,所以號召了每人捐百元的「倒扁」行動。至今,我的態度沒變,就是陳總統已不適任這個職位,最好是請辭下台。不過,我同樣不贊同這次的「倒扁」行動,卻也同樣認為這是施先生與其夥伴可以行使的自由,只要是依法而行。說起來好像有些矛盾。

台灣,有法治,有民主程序。相關案情已進入司法調查階段,公正的法律審判才能定罪,不能任憑部分人民為人定罪,否則號召「倒扁」行動的諸公不就把當初批評陳總統的「民粹」罵名牢實地套回自己頸上。

換個角度想,如果法律證明陳總統貪污,不清白,依現時台灣的民氣,陳總統能夠不自動下台嗎?就算他不下台,立法院再提罷免案會不過關嗎?如果,這樣都還不能讓陳總統下台,那就是人民要站出來的時候了。但是,我徹底地相信,事態絕對不至於如此發展的。

我對群眾運動的看法是,如果人民處在一個非法治不民主的社會,那麼群眾運動似乎是不得不的手段,如同解嚴之前的台灣。今天,台灣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民主與法治,對這群號召「倒扁」行動的人士而言,之所以要跳開法治與民主的程序,也許問題就在於他們不相信吧。如果,再容我這個小卒做個不客觀的臆測,癥結會不會是「菁英意識」在作祟呢。當然,也有可能現行的民主法制程序有缺陷,或是不符特定族群或是整體社會的期待,不得不選擇群眾運動為救濟的手段。但是,以群眾運動訴求領導者下臺,在一個民主法治社會應該是屬於罕見的吧。

很遺憾,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之後,政局總是不穩定。不過,這也是台灣民主法治發展的關鍵時刻。未來怎麼走,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影響,每個人也勢必要承擔,不管是要捐一百元,或是不捐一百元。一百元不多,影響不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