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百米的過程是這樣的。不談之前的熱身,就從裁判的口令開始。「各就各位」,選手蹲在起跑線上,雙手張開虎口在線上找到理想的支點。「預備」,抬起臀部,雙手直撐,抬頭凝視前方,等待槍響。「砰」,槍聲響起,以最大的爆發力衝出。從槍聲響起到衝線,應該是沒有記憶的,兩側是沒有視覺的。
站在起跑線上,像是有種亢奮的感覺,對我,曾經算是享受。
現在,不跑了。但是,起跑線上的衝動還在,對我,如今算是折磨。
經過收費站時,也許是潛意識的制約,我將他當成一段起跑的開始,總想以最大的爆發力衝出收費亭。看到前方筆直的大道,像是有著田徑場上跑道的誘惑,總想以最快的速度飛馳。不過啊,車道不是跑道,是有速限的。為了不吃罰單,總得盯著速度表,小心控制踩油門踏板的力度,謹慎地將速度指針維持在速限加十的刻度。於是乎,平視是一望無際的寬闊車道,眼下是不可越雷池的小小指針,平視,眼下,衝,緩,結果是,躁,如果我維持在這樣的邊界上。有時,我索性就保持平視,放任著前衝,直到視界中的車道不再寬廣;有時,我失神地就放著平視,避到外車道,直到視界中的車道多了車身。不過,終究又會回到邊界,躁。
這樣的潛意識,竟然也是跟著我來到了山上。龍門亭和雅座的兩具時鐘,便是那般潛意識的一對眼睛,不知是他們盯著我,還是我避不開他們的眼神。有段時間,我總是揹著一個數字上山,期盼帶著一個較小的數字下山。我這是抱怨嗎?不,那時我是自然的,快樂的。我心想,雖然是匆匆走過,我依然聽得到鳥叫蟲鳴,我依然看得到蒼木峻壁,而我依然有挑戰數字的快感。我只是沒有駐足啊。
我只是沒有駐足?只是?不,不只只是。沒有駐足,我聽到而非聽進,我看到而非看進。這道理,我是懂得的,可是我像是被制約了,程式指令中沒有慢,沒有駐足。
經過這麼多年,突然想到慢和駐足,開始尋找慢和駐足的作動機制。因為,結果固然重要美好,欣賞品嚐過程的美,何嘗不是樂趣呢?
快,需要能力,一份衝動;慢,需要功夫,一份修為。
- Sep 13 Tue 2005 21:45
節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