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述

CH1.前言
經濟理論對於人類行為的兩項關鍵假設,理性與自利:假設人類要爲自己儘可能地獲取最多,且假設人類會想出最佳的方法去達到這個目標。

不幸的是,並沒有太多人住在這經濟模型的世界裏。

傅利曼的立場:只要理論能夠做很好的預測,假設是否錯誤是無關緊要的。

另一個辯護:人們當然會犯錯,但在解釋整體行為時,這些個人的錯誤不是問題,只要這些錯誤的影響會彼此抵銷。

另一個方式的辯護:在人們有很強的誘因做最適選擇的市場裏,不理性或利他主義不會對市場產生影響。

一個反常現象只是新鮮好玩,但是十三個反常現象則可能反映了一種模式。

湯瑪斯‧孔恩:發現,是始自對反常現象的察覺,也就是,體認到大自然有時不明所以地違反了典範對於一般科學現象的預期結果。

CH.2合作
公共財實驗,單次捐贈率40~60%,多次捐贈率下降。

互惠式利他主義( reciprocal altruism );一報還一報( tit-for-tat )。

人們有合作的傾向,直到經驗告訴他們互動現象在占他們便宜,才會停止。

純粹的利他主義( pure altruism ),人們會受到「以他人之樂為樂」的驅使而行動。

不純粹的利他主義( impure altruism ),爲滿足良知,或滿足非工具性的道德命令。

CH3.最後通牒賽局
三種決策理論:
規範性理論( normative models ),告訴我們一個理性的主體應該會做什麼;
描述性理論( descriptive models ),告訴我們經濟個體實際上的作為;
指示性理論( prescriptive theories ),面對我們自己認知上或是其他限制時,建議我們要如何作為。

CH.4跨產業工資差異
個體經濟學中重要的原理之一,單一價格定律。

效率薪資模型( efficiency wage models ):
偷懶模型( shrinking models ),高監督成本或員工偷懶會導致相對高成本的產業;
人員流動模型( turnover models ),人員流動成本最高的產業;
逆選擇模型( adverse selection models ),對於品質差異比較敏感或在衡量品質上比較耗費成本的產業。
公平薪資模型( fair-wage models),團隊工作及勞工合作特別重要的產業。

CH.5贏家的詛咒
贏家的詛咒,應該用現代行為經濟學來研究,現代行為經濟學是認知心理學和個體經濟學的結合。關鍵因素是認知幻覺( cognitive illusion )的存在,那是一種心理作用,會導致絕大多數的受測者犯下系統性的錯誤。

CH.6稟賦效果、損失趨避及現狀偏誤
稟賦效果( endowment effect ),人們要放棄一樣東西時常常會要求遠高於他們取得此物所願意支付的價格;
損失趨避( loss aversion ),放棄一項物品的效用損失大於得到它時可獲得的效用;
現狀偏誤( status quo effect ),對於目前狀態的偏好。

CH.7偏好反轉( preference reversals )
關於價值的本質有三種說法:
價值存在,人們感受到並且盡其所能說出來,可能有誤差;
人們明確地知道他們的價值及偏好;
價值或偏好是在引出的過程中一併建立起來的。

本章所回顧的研究最接近第三種看法,偏好是配合環境逐步建構起來的。

CH.8跨期選擇( intertemporal choice )
是指成本和利益分散在各個時期裡進行的決策。

動態不一致性;強度效果;正負符號效果。

CH.9儲蓄、替代性及心理帳戶
心理帳戶系統:目前所得帳戶C,資產帳戶A,未來所得帳戶F。

意外收益,相對於所得為小者,會進入C而花費掉;反之則進入A。

CH.10按注分彩投注市場( pari-mutual betting markets )
熱門-冷門偏誤( favorite-longshot bias ):每元賭金的預期報酬會隨著馬匹贏賽的機率而單調增加,熱門馬贏的次數高於主觀機率所顯示的,而冷門馬則低於主觀機率所顯示的。

在超低的報酬下,可能會預測沒有人會買樂透彩。然而,如果我們說顧客一美元的花費中,五十分買的是夢想,這樣就比較合理化樂透彩的購買行為。

樂透彩中,熱門及冷門數字的存在,似乎可以用所謂的「控制的幻覺」來解釋。即使是在純粹機率的賽局中,如果他們能控制自己的命運,而不是決定於純粹的「機會」因素,參與者會覺得他們較有勝算。

CH.11股票市場上的日曆效應
關於日曆效應,值得研究探討的因素:
價格變動可能與影響市場資金進出的習慣有關;
機構投資人為粉飾門面而對持股組合作季節性相關的改變;
與好壞消息出現的時間點有關。

CH.12華爾街回歸平均值
風險與感受的風險( risk and perceived risk )

輸家因為反應過度效應和額外風險貼水兩者朝相同方向(壓低價格)運作,因此當資訊進來時,投資人發現他們的恐懼及預測是偏誤的,價格就會上升。

然而對贏家而言,反應過度效應將價格推升過高,而額外風險貼水則是將價格壓低,因此贏家價格反轉應該會較小或不存在。

事件研究:嘗試衡量公司環境改變時對財務的影響,焦點為在新聞首度曝光點的前後,該公司股票市值上的變化。

CH.13封閉型共同基金
四種反常現象:
新基金傾向於在現有基金溢價出售或是折價很小的時候上市。所以,當這些基金首次發行時,爲何有人要買;
其交易價格通常是相對於淨資產價格有相當程度的折價。所以,為什麼價格不會等於資產價格,為什麼折價是常態;
折(溢)價的變異很大,不論是時間或是基金間的差異。為什麼折價會一起變動,為什麼在時間上及跨基金間會有這麼大的不同;
當封閉基金要結束(合併、清算、轉為開放式)時,價格會趨近於財報的淨資產價值,當資金成為開放式的,為什麼價格會上升到沒有折價的程度。

價格等於內在價值,是可以檢定的命題,不是定理。

CH.14外匯
遠期折價偏誤( forward discount bias )

CH.15結語
寫一個理性行為模型然後跑模型,是不夠的;寫一個不是完全理性行為的好模型,是困難的。

DSC_001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tofly 的頭像
    lovetofly

    復歸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