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說,下這個標題明顯是東施效顰之舉

騎車,騎自行車,嚴格說來,在於我的最早初經驗並不算美好。

搬到高雄讀小學之後,每到暑假總會回屏東鄉下消磨盛夏。約莫是在小三那年暑假,我開始學騎車。對比於日後我在運動方面的表現,當時的我在學騎車的成效是令人匪夷所思,不是撞上停在路邊的車,就是摔落在路旁的水溝。一直到小五寒假,騎上父親購買的小白(當時肯定不是這種稱呼)之後,我才開始享受到騎車的樂趣。

上了國中之後,都是步行上學。一直到國二暑假,父親才爲我買部二手腳踏車。印象中,買來之後,父親親自將全車除銹,然後上漆,如果記憶是對的,漆是灰色,很不符合國中生期望的顏色。但至少車型是OK的,而且是十三齒的(在那時是這種叫法,應該算是主流吧)。

有一回和同學騎車去補習時,沿著六合路騎到錦田街口,因為顧著和同學聊天,未見一輛貨車已從錦田街向南駛出,待我赫然發現時,急忙煞車,沒想到煞車失靈,就在快撞上時,情急之下將把手往左橫打,以側邊接觸之後倒地,還好最終只受了點皮肉傷。之後我才想起,前一天幫車子上油時,應該是有部份滴落到煞車鼓上,才會導致這個狀況。

上了高中之後,基本以搭公車上學為主,沒什麼騎車的機會。勉強談得上的則是發生在那年的平安夜的一次意外。

忘了是大一還是大二,曾和同學到新竹市區各買了一部腳踏車。不過,印象中沒騎太長時間便置於一旁,可能的原因是從市區要回學校時,光復路自水源街口開始的那段上坡。再者,大學路那段坡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現在想來,以當時對比於現在的體能而論,根本就是好逸惡勞的奧少年心態在作祟。

倒是寒暑假回到高雄之後,就經常地以自行車為代步工具。大一春假,參加同學家辦的小型舞會之後,曾經載一位文藻的女孩回家。這事跟當時還是女友的老婆提過,不過這類誠實的回報都不是太好的誘因。大二開始和老婆交往之後,假期回到高雄就經常載著她在高雄市區閒逛,真的是其樂融融。即便在夏日,南台灣的日照熱度驚人,但相較於當時熱戀的溫度,也只能說是微溫。說到這,自然想起虎豹小霸王,除了最後衝出的畫面外,最有印象的便是勞勃瑞福與女主角共乘單車的片段。

再後來,有了機車,有了汽車,與自行車接觸的機會更加少了,而這段疏離竟達二十年。

到了異地,不再像在家鄉時可以上山(柴山)下水(游泳),雖然可以快走,但是很沒fu,人多,意想不到的運動軌跡,不時意外吸到的菸味等等,不自覺地都成為自己卻步的藉口。

偶然我買下一部單車,但是騎沒幾回,就跟著節氣進入冬眠狀態。待到來年開春,或因一時戲語,或根本是有意識的託辭,將單車送人,再為自己購入一部看起來相對高檔的車。接下來也如購置相機一般,百分百遵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則,不管是人身配件、單車零配件乃至書籍,都非計畫性但未停止過地添購。甚至,還慫恿老婆買了部小摺,讓我在返家時也有車可騎。

不過,算是騎出興趣了。畢竟方便,只要多帶上安全帽和手套(有時加上袖套跟頭巾),就可出發了。但對我而言,也許騎車不那麼單純是興趣或健身。

騎車的時候,特別是在夜間,我感覺是包覆在音樂聲或風聲之內,而隔離於週遭的空間;隨著車輪的滾動,而在異地空間浮移。就像是一滴密度近似於水但不溶於水的液體,隨著外力的作用,在水體間浮浮沉沉,前前後後。套一句異地流行語(註)的思路:騎車,我輾的不是道路,是孤獨。

我也想到堅持,尤其在這段三十二公里夜騎的時間。體力跟距離相抗,意念跟逆風爭強,總是要突破一個不定時出現的心理障礙,然後得到一個好心情順利結束騎程。

出現太早的極限只是藉口。第一次騎坡半途而廢,之後使盡力氣騎上坡;騎坡之前斟酌當時狀態,而後騎坡是例行路線;甚至一次騎坡可以兩個來回。騎十五公里就感到體力不支,騎五十公里臀部便疼痛難耐,在偶然日騎百來公里之後,週末的百公里騎行已成固定活動。相較於網上得知的強人鐵腿,這些演進當然還差之千里,但是就自我而言,確實是深刻的體會。

爲自己打氣。就騎車而言,輪胎的氣要足不可少,而卻是免費的,當然,我們需要打氣筒,防刺胎還有運氣。進入網上單車世界之後,在家鄉,單車環島是多人企盼的聖杯;在異地,騎進拉薩有絡繹不絕的信徒。這樣的行動多能得到讚賞,但總會有人視之為瘋狂。但我大膽揣摩,那是一種「我就是能」的宣示,一種「曾經我也」的功課;也會是「過去」破胎洩氣,「現在」補胎打氣,「未來」脫胎神氣的自我承諾;當然也可能就是「我想要」。

反璞歸真。自行車,原是經濟未發達時期的基本交通工具,如今則不乏高價近似奢侈品的產品;騎自行車,也從單純的代步方式,轉為時髦的健身活動。但,無論如何,都是種滿足,只是不在於相同的面向。而「滿足」就是我想的「真」,恆久的追求,但有相對的標的和程度的變化。

相隔二十年的兩段接觸自行車的感受,之前多是共乘,之後皆為獨騎,這似乎多多少少也透漏著些什麼關於心境的轉變。

(註)
原語:哥抽的不是菸,是寂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