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可以有很多用法:

「比上不足而比下有餘」,承認自己的失敗,肯定自己的努力,可以寬鬆心情,釋放點壓力,這是正面的評價。輕易認輸,降低標準,積極度不足,阿Q心態,這是負面的解釋。

「志比天高」,十足豪邁,氣勢逼人,上進心十足,符合主流價值,這是肯定的說法。眼高手低,空嘴薄舌,自不量力,也可能有否定的聲音。

當然也有「比爛」的,含著悲情地比,理直氣壯地比,萬人皆負我地比,眾人皆醉唯我獨醒地比。於是乎,有人同情為之抱屈,當然也有人不齒斥之無恥。

「比」,不就是為了證明或澄清什麼,怎麼好像是不比還好,比了之後反倒是更加模糊不清呢?

我想了想,想不出所以然;我看了看,才看出名堂。「比」,問題就出在「比」這個字上。錯了嘛,比,要在公平的基礎上,用一定的標準,而「比」這個字就是不對等,應該改成「北」才對。沒錯,就是「北」,比身高時不都光著腳板背靠著背的。

這一來,我就更清楚了。

用「北」的,對;用「比」的,爛。

罪不及妻孥;
刺馬,殺扁;
人人得而誅之,罄竹難書;
席開千桌,積架禮車;
水患期婚禮,風災中成婚;
與藝人的誹聞,婚前的交友。

‧‧‧‧‧

‧‧‧‧‧

‧‧‧‧‧

用「北」的和用「比」的,可是天壤之別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