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H.1 如何成為「精,簡,準」的人(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_林語堂)
專準主義(Essentialism)的基本價值主張:你唯有允許自己不再照單全收,不再對每個人說好,你才能對真正要緊的事做出最高的貢獻。
如果你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別人就會代勞。
成功悖論:首先,有明確的目標能讓我們因努力而成功;而後,功成名就使自己成為別人「請託」的對象,會有更多的選項和機會上門;於是,選項和機會增加代表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此一來注意力分散,變得分身乏術;最後,成功的影響損害了最初促使成功的那份明確。
非專準主義:選擇太多(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社會壓力太大;「你可以擁有一切」的想法(當priority變成priorities)。
我希望當時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別人期待我去過的人生。
專準主義者整理衣櫃的方法:精挑,探索和評估(喜歡?好看?常穿?);簡化,排除(以願意付出德重置價格對抗沉沒成本偏誤);準確執行。
三種現實:個人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把精力和時間花在哪裡;干擾的普遍性,一切幾乎全是干擾,只有少數事情特別有價值;取捨的現實,我們不能什麽都有或什麽都做。
三個步驟:精挑,辨別多數瑣事和少數要事;簡化,排除瑣碎的多數;準確執行,移除障礙,使執行毫不費力。

追求本質(核心思維模式)
CH.2 懂得選擇
做選擇的能力無法被人拿走或送人,只能被遺忘而已;習得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我必須這麼做 VS. 我選擇這麼做

CH.3懂得辨別
認為一切都很重要 VS. 認為一切幾乎都不重要

CH.4懂得取捨
忽略取捨的現實,對組織而言是很糟糕的策略;騎牆策略(straddling)。
我們可以試著避開取捨的現實,卻無法逃離它們;
沒有解決方案,唯有取捨而已。
我可以兩者兼顧 VS. 我想做出什麽取捨

精挑
CH.5逃離(創造空間)
太過於忙碌以至於無法思考人生 VS. 創造用來逃離日常以探討人生的空間
爲了擁有焦點,我們必須逃離日常以便聚焦。

CH.6留意(看清真正要緊的事)
留意最大的聲音 VS. 留意干擾中的信號
聽見每一句話 VS. 聽見弦外之音
無法招架所有資訊 VS. 瀏覽資訊以便找出精髓

CH.7玩樂
認為玩不重要 VS. 知道玩很必要
認為玩缺乏效益浪費時間 VS. 認為玩可以激勵探索

CH.8睡眠
少睡一小時等於多了一小時的生產力 VS. 多睡一小時等於多了更有生產力的幾小時
失敗者才需要睡眠 VS. 績效優異者需要睡眠
睡眠時奢侈品 VS. 睡眠是優先事項
滋生懶惰 VS. 孕育創造力
讓你無法全部都做 VS. 能使心智做出最高程度的貢獻
我們的最高優先事項是保護我們排定優先次序的能力。

CH.9嚴選
如果答案不是很明確的好,那它應該是「不」。
對幾乎所有的要求或機會全說好 VS. 只對前面百分之十的機會說好
採用寬鬆,含混的標準 VS. 採用狹隘,具體的標準
如果你對一件事情充滿熱情,而且你可以做到最好,你就應該只做那件事情。

簡化
CH.10釐清
當團隊缺乏明確的目標時,耍政治手段,或是什麽都好(其實很糟)。
有一則含糊,普通的願景或使命宣言 VS. 有一個具體又鼓舞人心的策略
有具體的季目標,但它們無法激勵或鼓舞人們努力往下一個階段邁進 VS. 有一個有意義有令人難忘的意圖
有一套價值標準,但缺乏執行的指導原則 VS. 做出一個一勞永逸的決定
好的宣言:目標的具體性使它變得真實;真實性則令它鼓舞人心;本身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成功了?」

CH.11膽量(優雅說「不」的力量)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最重要的事情保持重要。
人們有影響力,是因為他們說「不」。
避免說不,以免感受到社交上的尷尬和壓力 VS. 敢於堅定果決和優雅說不
對每一件事情說好 VS. 只對真正要緊的事說好
如何優雅地說「不」:把決定和關係區分開來;優雅說「不」,不代表得用「不」這個字;專注於取捨;提醒自己,人人都在推銷;接受事實吧,說「不」往往必須以聲望來換取尊重;明確的「不」,可能比含糊或不置可否的「是」更優雅。
說「不」百寶箱:尷尬的暫停;溫和地說「不」(或「不」,但是);讓我查一下行事曆再回覆你;使用電子郵件的自動回覆功能;說「好」,那我應該刪掉那些優先事項呢?;說的時候要幽默;說「歡迎你X,我很樂於Y」;我沒辦法,但X可能有興趣。

CH.12取消承諾
會問已經在這個專案投入那麼多,爲什麽現在要喊停呢? VS. 如果不是已經在這個專案投入那麼多,現在我會投入多少?
認為只要繼續嘗試就會成功 VS. 認為如果現在中止這個專案,這些時間和金錢還能用來做什麽?
討厭承認錯誤 VS. 不介意停損
避開承諾的陷阱:小心稟賦效應;假裝你尚未擁有它;克服對浪費的恐懼;承認失敗才能迎向成功;停止委曲求全;取得無利害關係的第二意見;小心現狀偏誤;採用零基計算;停止做隨興的承諾;話到嘴邊先暫停;克服對錯過的恐懼;不妨進行小規模反向試驗。

CH.13剪輯
審慎的減法。
改善就是加點什麽 VS. 改善就是少些什麽
喜歡每一個字句,關係或細節 VS. 排除令人分心的字句,關係或細節
剪輯四原則:刪減選項;濃縮;修正;剪輯得更少。
Decision/decide的拉丁字根cis/cid就是切/殺。

CH.14界限(有界限,才有自由)
如果有界限就會受到限制 VS. 有界限就不再有限制
視限制為約束 VS. 視界限為解放
爲了直接說「不」而絞盡腦汁 VS. 事先建立規則,排除直接說「不」的需要
如何設定保護我們免於受他人待辦事項影響的各種界限:別搶他人的問題;界限是解放之源;找出你的絆腳石;制定周密的社會契約。

準確執行
CH.15緩衝
把事情想得十全十美 VS. 為意料之外的事預留緩衝
在最後一刻勉強執行 VS. 極為充分的前期準備
把準備做到極致;替預估的時間加上百分之五十;進行情境規劃(面臨的風險,最糟的情況,社交效應,財務衝擊,如何投資降低風險或強化財務/社交上的復甦力)。

CH.16減法
想出一堆應急方案 VS. 排除障礙以便有所進展
做得更多 VS. 產出更多
通過移除更多而非做得更多,得以製造更多,即產出更多。
如何專注於移除制約因素:釐清必要意圖;找出阻礙你的最大因素;移除障礙。

CH.17進展(完成小目標的成就感)
從遠大的目標著手,卻只得到些微成果 VS. 從小地方著手,但成果豐碩
追求曇花一現的勝利 VS. 讚美微小卻有進展的行動
人類的兩大內在推動力是成就,以及成就受到認可。
完成勝過完美。

CH.18心流(建立流程,讓瑣事不費心地完成)
試圖勉強執行必要之事 VS. 設計一套使自己牢記必要之事的慣例,並輕鬆自如地執行
讓非必要之事成為預設狀態 VS. 使必要之事成為預設狀態
慣例:移除障礙的強而有力工具;產生認知上的優勢,心理空間得以空出來專注於新的事物;必須是正確慣例。
正確慣例的力量:詳查你的起動器;創造新的起動器;先做最困難的事;混合你的例行工作;逐一處理你的慣性行為。

CH.19專注(當下,何者為重?)
腦袋裡轉著過去與未來的事 VS. 心只專注於當下
想著昨天或明天的重要事項 VS. 與現在的重要事項協調一致
擔憂未來或對過去感到壓力 VS. 享受此刻
如何全神貫注:釐清當下何者為重;把未來趕出你的頭腦;排定優先次序。
停下來,重振精神。

CH.20存在(活出「精,簡,準」的人生)

附錄
FCS:Fewer things done better; Communicating the right information to the right people at the right time; Speed and quality of decision making.

在用人方面極度挑剔;持續討論,直到建立一個真正清楚的必要意圖為止;選擇極致的授權;在對的時間向對的人傳達對的事情;經常確認狀況,以確保有意義的進展。

3EA27286-A6D8-4508-9E08-D6498727C7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tofly 的頭像
    lovetofly

    復歸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