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8

早晨,窗外是一片陰灰的天空,一如天氣預報的陰天;五月下旬,室外的空氣還是透著涼意,不似想像中應有的熱氣。

無論如何,用過早餐後,我還是帶上裝備,騎著單車出門,只是多穿上件薄外套。

這樣的天氣,果然影響著人的出行意願,一路上的交通明顯要來得稀疏。約莫騎了五公里後吧,涼涼的空氣逐漸轉成濕濕的水氣,還不是雨水,較像是面龐撲向濃霧般的感覺。就這麼騎著騎著,沒想到要回頭;二十公里過了,來到了山腳湖畔,或許是地形環境影響,或許水氣終於堆積成了雨水,已然是雨天了。可能已無所謂回不回頭,可能臨出門前吞下的藥丸馴服了我的思考,全然沒有停下避雨或是掉頭回騎的念頭。

繼續沿著湖畔騎著,沒有一長串停在路旁的汽車,連一部也沒有;沒有許多群圍在湖畔的民眾,連一組也沒有。今天,我意外成了VIP,這是我無意間在雨中騎行而得到的賞賜。

耳中,播放的是滾石30週年精選珍藏集。我想起了和老婆剛結婚時在新竹生活的日子,我們都喜歡音樂,但那時CD片的價格還不屬親民,於是我們騎著摩托車從關東橋到了剛過清華不遠準備要進入下坡的光復路旁的一家CD出租店挑中意的音樂,然後再回到關東橋,放在拿我第一份薪水未經報備就買下的音響,轉錄成卡帶。就這樣,我們積存著共同喜歡的音樂,也是我們共同的回憶。這些卡帶,一直跟著我們搬了好幾次家,雖然經歷了科技變遷,他們不再以旋律的形式出現,但是仍舊會一直存在。

眼前,呈現的是細雨濛濛。幾乎是制約式的反應,這樣的天氣,我總要想起1982年初,還沒過完第一個大學寒假,便回到學校參加梅竹賽前的集訓。那時就是這樣的飄飄細雨天氣,是種選擇撐傘或不撐傘間的尷尬。還記得那時也是杜鵑花開的日子,從大學路的校門口循坡而上,一路上都可見到花影。歌是這麼唱的: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沒錯亂,32年前在新竹,2014年在異地,她們都在三月前後合時地綻放再凋落。只是在我的記憶中,細雨濛濛的日子總少不了盛情綻放的杜鵑。

中午,還是到同一家日本料理店用餐。一進門,我選擇同一個位子坐下。點餐時,服務員說還是海鮮炒飯嗎?不,我點了牛丼飯,這是昨晚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介紹家鄉的牛肉麵後就已做下的決定。一種因地制宜,權變的思鄉之情。

用過餐後,便是歸途。一如所料,雨水不再。昨晚即思量著,今日下午的天氣才會穩定,但是,等到了下午,還有動力外出騎行嗎?還是早晨就出發吧,不要像上週一樣悶在住處。

也許,我的生活要少點理智的認真,這樣或許能夠多點隨興的愜意,就像今天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