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聽這些歌完全沒有回憶,所以好輕鬆。」,這是一位網友在某個版上的發言。

很有意思的一句話,不是嗎?

好像突然之間,現實的生活之中逐漸為昔日的記憶所佔據。原想是年齡的因素,後來我寧可相信是受「村上春樹」的影響。年初,看了「黑夜之後」,竟然就像著了癮似地,拼命地找他的書看。「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我一本又一本地讀過,心裡頭好像感應到一陣又一陣的召喚,又像是聽著遠方一聲又一聲的悶雷,也像是有人在我腦袋瓜裡敲著一響又一響的定音鼓。本以為是他書中總少不了的一些發人深省,值得再三咀嚼的話語,所造成的效應,但在最後看完「海邊的卡夫卡」之後,我相信一切應該就是「村上」書中「記憶」這個元素在誘發。

那段時間,感覺敏感地像含羞草,只是不同於含羞草閉合了自己來阻絕外界的刺激,而是讓腦子不斷地釋放又發散。紛飛的雨絲,火紅的木棉,幽幽的夜色,熟悉的旋律,片段的文字,總是能讓我輕易地坐上時光穿梭機,自如地來來往往於青春年少與中年男子之間。

不禁要讚嘆中國文字的奧妙。看「回憶」的「回」字,像不像兩個同心圓,像是往池子扔顆小石塊,激起陣陣漣漪,一圈又一圈地往外擴展。回憶,不正是如此,偶然的靈動,像是心池挨了個小石塊,酸的甜的,苦的辣的,便像是漣漪一般,一波又一波的擴展,當再也難以承受,也許化成淚水而溢出,從眼中,或是在心底。

再看「記憶」,「言己心意」。「言己」,記憶這東西,固然多少是能與人分享,但是難免走到傷心處,那自然是脫不了私密的成分,決計是與人說不得,只能「己言」。「心意」,心及意至,我打個硬梆梆的比喻。人的腦袋瓜像是個自動倉儲系統,隨著年歲增長,人生的冷暖閱歷都依著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在腦子裡分門別類的放著。總有些時候,不管是觸景傷情,還是睹物思人,便像是啟動自動搬運車的訊號,依著你的心境,走到「苦架」或「喜櫃」,取出「記憶燃料」(蟋蟀說的),燒出你所要的氛圍。

可是啊可是,
記憶,是酸甜苦辣,有味;記憶,是喜怒哀樂,有情。
有味,有情,終究是罣礙。

再讀一次這段話,「我聽這些歌完全沒有回憶,所以好輕鬆。」

真的有意思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tofly 的頭像
    lovetofly

    復歸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