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的意義﹞
你認為道歉的意義在於:
A.改正錯誤,真心誠意的懺悔,贏回失去的信任。
B.停止對立,以一種對方認同的方式降低紛爭。
C.感同身受,體恤對方當時的心情與想法。
D.彌補損失,希望能夠為對方做些什麼。
【以上引自網上曾有的討論】

直觀上,道歉的意義在於改正錯誤,真心誠意的懺悔,贏回失去的信任。這是正面的,積極的,也是一種符合superiority潛意識的期待。

問題是,承認錯誤與真心誠意懺悔的驅動力從何而來?
尤其是對於具superiority潛意識者而言,信任或已被他視為專屬。失去,對他而言可是未必,倒不如說,只是一時鬆手,拾起來便是。

我相信,如果在事件發生的當下,缺乏感同身受,體恤對方當時的心情與想法,那麼外現的認錯與懺悔表層之下,可能只是在責怪自己或團隊怎麼捅這麼個婁子,以及精心盤算著怎麼快快做(自己的損害)損害控制。

所以,道歉的意義應該是能真正感同身受,體恤對方當時的心情與想法,然後改正錯誤,真心誠意的懺悔,贏回失去的信任。

﹝道歉的方法﹞
眼眶泛紅,語帶哽咽與彎腰鞠躬,這樣的道歉是不夠的,但也非絕對必要。正確地說,應順勢而為。以上述問題中的B與D選項為例,停止對立,以一種對方認同的方式降低紛爭;彌補損失,希望能夠為對方做些什麼,也都是可能的作法。方法就是為了達成戰略目標的戰術行動,本來就該靈活應用。

不過要再一次強調,如果不是真正感同身受,體恤對方當時的心情與想法的話,是不可能會想到B與D的,除非是迫於情勢;而眼眶泛紅與語帶哽咽是需要一點表演天份,不是人人能即興演出;所剩最容易做的便是彎腰鞠躬了,所以我們最常看到這樣的畫面。

﹝道歉的必殺絕技﹞
談道歉,”人非聖賢”這句話很重要。因為
(1)孰能無過
(2)不易有民胞物與的情操,
所以我們都會有需要道歉,但是常常很不爽或拉不下臉道歉的時候。這時候在這個外面很競爭的時代(引自某ADSL廣告),有兩個道歉的必殺絕技很重要。
1.第一時間道歉 (想想雪崩的場面)
2.千萬別做條件式的道歉 (別拉長戰線,新闢戰場)

這樣的話,如果你有錯,你應該會比較有餘裕做好損害控制 (出手不打笑臉人);如果錯不在你,也不會惹來玉石俱焚的反撲 (你要臉,別人更要臉)。

當然啦!我們仍應該彼此勉勵真誠地看待”道歉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