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無戰事”一書作者為雷馬克。雷馬克一八九八年出生於德國哈諾威之俄乃斯堡,一九一六年從高中投入軍中,當時他十八歲,高中尚未畢業。他在各次戰役中,曾多次受傷。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當過教師、商人、記者,是體育畫刊的圖畫編輯。他因本書而在一夜間名揚世界,也因此被納粹視為眼中釘,乃至剝奪公民權。自一九三九年起,他一直流落在國外,由瑞士、法國而美國。雷氏死於一九七零年九月二十五日。他的主要作品有”西線無戰事”、”歸途”、”凱旋門”、”生與死之時”、”得救的生命”、”里斯本之夜”。

本部小說的時代背景為一次世界大戰時,而以德法戰場為其主要場景。全書以一位戰士的戰地生活為其主要內容,除此中心外再敘及後方的狀況。書中,作者很平實地描述戰火下的一切─砲彈下的脆弱生命、槍林彈雨中的心態、戰火外的心理。同時,作者也引介了經過戰火洗鍊後的人性、行為價值觀,使讀者認識到上述概念去除正常邏輯條件後的特殊表現。

這部小說的筆法平實而生動,這除了作者本身的技巧外,更得助於其親身體驗的戰地生活。作者很順暢地記下了炮火下的一切,也很細緻地勾勒出一位戰士的心理歷程。其次全書除了末一段外,均以第一人稱表達,所以使讀者在初接觸這部小說,很快地就能融入情節之中,把心思和書中的主人翁緊密地結合,所以在閱讀過程中,很難感覺出一絲做作和一分渲染。這點可說是一部小說成功的先決條件,但值得一提的是,就本書的題材而言,這項成就是很難得的,因為一個未曾親身處於戰火下的人,是很難接受戰場上殘酷的行為,也很難以理解在廢墟中成長的艱苦歷程的。

再探討本書中心意念之前,讓我們先看一段話:這本書既不是控訴,也不是懺悔,只是實際報導遭戰爭破壞的一切─即使他們躲過了榴彈。這段話正是本部小說的主要意念,而作者也很信實地遵循這個方向。我們不難了解作者僅是很翔實地描述戰爭的慘狀,細膩地刻畫出戰火在人們心中的影響,而從不笨拙到想由直接的字義要求讀者接受。作者著這部小說的動機,無非是想將他處於戰火下的悽慘經 歷披露出來,然後使讀者在有了對戰爭的初步概念後,仔細地思量戰爭的原始價值和生命價值的輕重,了解到槍林彈雨中的無奈、徬徨、無助和戰場外的樂天心理所形成的強烈對比,最主要的是作者把全部的心力都用在描繪戰火下的各式人物的不同心態表現,由人性的刻劃印證出戰爭的意義,同時也藉由戰爭使人了解到人性的一項截然不同於平常的表出。

綜觀本書有一組巧妙的情節安排,那就是和法國女人邂逅的一段,閱兵式後的一段爭執和保爾以匕首刺死一個法國士兵的描寫。我們先看到中間一段,在此段中爭執著戰爭的動機是觸發於人民間的仇恨抑是少數有所企求的人搞的把戲。這裡還有一段重要的話:德國的一座山並不會侮辱法國的一座山。這隱喻著槍砲本身並不足以致命,遺憾的是具有生命的人類倒是拿起它們來殘殺生命,更進一步地暗喻少數野心份子驅使本性和平的人民來演出戰爭的悲劇。接著我們來看一下前述的第一和第三情節。在前者中,兩個分屬敵對國家的男女,在戰火下竟能有一段邂逅之緣,這是很奇妙的發展。但我們看看後者中,保爾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卻不得不在戰壕中刺死一個法國士兵,而他因此深深自責,也尋助藉口以求得心理解脫。以上兩個情節是很強烈的對比,而一前一後的安排更是烘托出閱兵式後一段爭執的鮮明效果,讓人不禁懷疑究竟是仇恨促成戰爭,還是戰爭導成仇恨呢?或者是仇恨根本不存在,而只是戰爭本身毀滅了生命吧!其次在酒店中,一位校長大放厥詞,宣揚他對戰局無知的看法,與保爾的默默無言形成諷刺的對比。最後,本書以保爾的死亡為結局。文中所提為保爾陣亡了,但由下列一段話:但只要生命存在,他會找到出路的,會這樣的,不管願意或不願意,我對”自己”說,那在於我。及陣亡當天無戰事的狀況,我們可肯定他是自殺的。而作者之所以寫是陣亡,我以為是作者認為保爾的自殺是因於對生命的絕望,而這更是根於戰爭的,所以作者才會特意寫成陣亡。

戰爭在人類的歷史上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許多歷史的變革即在於一些戰役的促成。但戰爭本身是殘酷的,在戰火下,生命的價值就只在於生命本身,所有財富、學識都是虛無的。為此交戰的雙方,除了少數野心份子外,他們的殺機也僅在於維持自己的生命。因此就某方面而言,戰爭只是少數人把玩的死亡遊戲,而何其不幸地,千萬孤魂不過是道具罷了。但若是據此武斷地反戰,那充其量不過是掩耳盜鈴,因為萬一有敵人意圖打擊我們,那時也只有以戰止戰才是萬全之計。當然,我們更希望人類能壓抑自利心,正視戰爭的不幸,讓和平的天性壓制住有史以來無止境的屠殺,這也才是這部小說所欲傳達的主要信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