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獨孤木看到這篇台灣未來要怎麼樣面對中國呢?之後,其中有一段話我頗有同感,引述如下。
*
沒錯,馬英九親中,馬英九不捍衛國家主權。可是我們面對中國,你的態度是什麼?你要怎麼樣定位兩岸的關係?你打算怎麼樣跟中國進行貿易談判?你打算怎麼進入中國市場?
*
在2008年的前後期,民進黨一直盯著馬英九施力,這種作法我雖不認同但可以理解。但是在經過2009年後,如果民進黨還是這般思維,我個人以為那麼民進黨乾脆就以作為永遠的在野黨為終生職志。
民進黨要走出扁的陰影,更要步出馬的光環,更何況光環已然消退。面對國民黨將兩岸關係以密室外交方式搞成像內政商談,不說明政策,又規避立法審查的作為,不能只是訴諸民眾,辦辦遊行抗議了事。中國就是在那裡,就是一塊巨大的吸磁,誰也無法忽視,所以就如同獨孤木所說,要說明面對中國的打算。
也許有人要說,中國不會給民進黨糖吃。這是可能的,但也不是絕對的。更重要的是不能以此為由,放棄了想要再度執政的必要責任:跟民眾說明兩岸政策。或許,民進黨早有準備,那麼就請調整戰術,提高正面宣揚政策的能量,精調負向反對抗議的方向。
如同ECFA,該監督抗議的是,規避民意監督的商談機制,未向民眾說明政策;可藉力使力的是,要求政策透明,接受立法審查,詳列ECFA對不同產業的利弊衝擊,創造民意監督的條件,使馬政府不可一意孤行。
一言以蔽之,做為在野黨,自然能以「反對」一法遊走天下,但若是有再度執政的雄心,就該扮演準執政黨的角色,明確指出執政黨的缺失,清楚說明自己的政策規劃。
我的想法缺乏政治理論的求證,僅是就一個不想被當成青瞑牛拉去賣掉的民眾的感受而抒發,畢竟如果終究難脫被賣的下場,也該知道究竟賣到哪去,到底賣了什麼價錢。
- Jan 06 Wed 2010 07:03
頗有同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