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國早已興為一項顯學,我則因為工作關係也特別關注各種不同面向的論述。

本書的作者專注於探究中國製商品低價競爭力的形成因子,追蹤報導了勞工權益,環保等等社會成本的犧牲。

和本書主題不盡相關的感想:

至今,我依然覺得中國存在著極端的對比,若是僅以一個國家觀之,似乎很難精確地描述他。比方說,勞動合同法執行後,對於外資和合資企業形成一定程度的壓力,尤其是早期著眼於中國廉價勞動人力而設立的勞力密集產業,但是對於同類型的本土產業,卻未必如實地發揮等量的效應。

除此之外,沿海省市與內地省市的差異,社會階層的差異,我想是無法略而不計的。

也許,會有專家學者推導出更為實際貼切的觀點。

DSC_026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