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一直都很推崇張愛玲的小說。前段時間,她見我帶回許多王安憶的小說,不禁問我王安憶究竟為何方神聖。當下,我回答她,王安憶的文字很美,人物,尤其是小人物,描繪得相當細膩,有點像張愛玲。她聽了之後,相當不以為然,怎有人能和張愛玲相比擬`。當然,我對老婆的回答也不盡然贊同。不過,這回看了『色,戒』的原著之後,光從張愛玲下的標題,我也不得不佩服她確有更一層的純青功力。

老婆早先已看過『色,戒』這部電影。我問她,是否不負盛名?究竟有何劇情可以讓人感動掉淚?自然,老婆僅會回答我的第一個問題。她說,李安真的拍出張愛玲原著的感覺。嗯,那就很值得一看了。

原本想嘗試一下在異地看電影的感覺,只是因一些陰錯陽差,最後還是窩在住處看碟片。

首先,我得先記下的是,我看的版本是淨化版,沒有床戲,沒有血腥。我不知如此是否會影響到整體劇情的連貫,及淡化感覺的衝擊。答案,要等日後有機會再驗證。

說實話,劇情剛開展,就能看到李安的細緻依然。但,當時空轉換到話劇社成員策謀那段暗殺計畫之後,我只是覺得冗長,荒謬與可笑,尤其鄺裕民這個角色的表現,更讓我心中開始猶豫。還好,當劇情再次回到上海開演,我才又重拾對李安的感覺,也開始一層又一層地深陷。直到劇終,我甚至感到沉重,有種卸不下的感覺。

若是容我大放厥詞,鄺裕民的毫無擔當與話劇社的荒謬刺殺謀畫,要嘛是避免觀眾往民族大義這類無關主題的死胡同裡鑽,不然也要能藉其突兀而顯現主題。那,我以為的主題是什麼呢?

與其說主題,不如讓我說,我以為全劇就一位主角,王佳芝。張愛玲想說的,就是王佳芝的情慾,在那個時代的風氣與文化下,所受的壓抑與扭曲。鄺裕民這個有勇無謀的傢伙,藉民族大義妝飾其偽善,再由這層偽善掩飾其毫無擔當,才會在王佳芝都已臨崩潰之時,還痴人似地說出不會讓王佳芝受傷害這種阿Q精神勝利式的話。莫怪在鄺裕民強吻王佳芝,王佳芝掙脫之後會說,三年前你可以的,為什麼不。

易先生該算是懂得女人的男人吧?我想,這倒也不盡然。特務工作讓他不得不謹慎,戒懼,多疑,內斂,壓抑,或許王佳芝僅是在其承受高度壓力之下,可以認可的安全閥,讓他以情慾釋放其內心的極度壓抑。究竟,易先生對王佳芝有情嗎?戒,那只鴿子蛋或許是可參考的,但是依舊模糊。不過,我認為對於王佳芝是受用的,但並不在於那顆粉鑚有鴿子蛋般大,而在於她那迷離的情慾,終於可以在那只戒上找到矇蔽自己的藉口。

在電影中,易先生最後回到留住王佳芝的客房,他那幕戲也許會讓我相信易先生對於王佳芝是有情的,但還不足以強力到讓我相信這份情源自於愛。在原著中,我更迷惑了。因為易先生說,她會不會怪他心狠手辣。然後他話鋒一轉,若不是他心狠手辣,她也不會愛上他。基於此,我還是覺得就算有那只鴿子蛋粉鑚,終究只是權勢的遊戲。

確實,看到戲末,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尤其是從王佳芝在三輪車上,因為封鎖而在街道間奔竄,那種顛沛流離的感覺開始,直到在刑場的那一場戲,當王佳芝側轉看著鄺裕民的那分神情。我真是爲王佳芝覺得不捨。

回到我第二個問題,究竟有何劇情會讓人感動掉淚?於我,讓人感動的劇情是有的,會不會掉淚呢,則很難說,不過確實也夠鼻酸的。可以肯定的是,讓人感動的劇情絕對不是那段在當時或許是令人熱血澎湃,在此時卻是如此充滿反諷矛盾的,「中國不能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