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V 兩個自我
35 兩個自我
經驗效用,決策效用;
測量經驗效用的兩個工具:快樂計分數(hedonimeter;duration-weighed);內省評估(頂峰和結尾);
經驗自我vs.記憶自我;

36 生命像個故事
我們在乎一個人通常是以關心其故事品質的方式出現,而不是關心其感覺的品質;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乎自己生活的故事,非常希望它是個好故事,裡面有個好英雄;
少即是多的效應;
度假的選擇決定於記憶自我;

37 經驗到的幸福

38 對生活的沉思
心情的捷徑是一個回答生活滿意度的方法;亦即對整體幸福問題的回答有若以管窺天;
感受幸福的傾向如同身高與智利是可以遺傳的;收入與生活滿意度有關;
聚焦的錯覺,focusing illusion;
對於經驗自我所覺得相當舒服的生活,記憶自我有著大量的聚焦錯覺;
聚焦的錯覺就是產生錯誤慾望(miswanting)的來源;

總結
直覺快速思考的系統一;費力緩慢的系統二:系統二竭其能力和資源,盡其所能地監控系統一;
虛構的經濟人,住在理論的國度;普通人,活在真實的世界之中;
經驗自我,替你生活的自我;記憶自我,替你計分做選擇的自我;
兩個自我
時間長度的忽略和「頂峰-結尾」規則;時間長度加權;
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二者必須同時被考慮到,因為它們的利益並不總是一致。至於哪一個自我比較重要,並不僅是哲學家的問題,也涉及到眾多公共領域政策的制定。目前未見解決方法,但其重要性不容我們忽視。
經濟人和普通人
理性並非指這人的信念和偏好是否合理,而是它們是否有內在的一致性;
經濟人不可能受促發,WYSIATI,窄框,內在的看法或偏好逆轉的影響;普通人卻一致性地無法避免這些影響;
人們不是無理性,只是常常需要幫助才能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和比較好的決策;
芝加哥經濟學派vs.行為經濟學家→自由主義的溫和專制主義(libertarian paternalism)。
兩個系統
系統一的確是很多我們做錯事的源頭,同時也是很多我們做對事的原因;
阻擋源自系統一的錯誤:增加辨認認知盲區的能力,請系統二來補強你的選擇;團體優於個人。

IMG_01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