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蠻有意思的一本書,跟誰說人是理性的是近似的書。

聰明人之所以做傻事,作者認為是為心理暗流牽引而陷入心理陷阱。

以下是重點摘述:

﹝心理暗流﹞
迴避損失:耗費較大的力氣去避免一些”可能”的損失。
價值歸因:依第一印象,而非客觀事實,爲某些人或事賦予特定的價值,而這個價值來自個人的價值體系。
診斷偏差:依自己對某些人或某些情況的初步評估(不同於價值歸因的第一印象),做出與所有實質證據相違背的判斷。

「迴避損失」容易與「承諾心態」(固守的思維模式)合流,對於思考能力與決策能力產生更大的影響。

「承諾心態」常與「價值歸因」合流。

「診斷偏差」的一種現象,「魔鏡、魔鏡效應」:進行工作面談時,會以自己作為理想員工的形象。當遇到與自己屬性類似的應徵者,會覺得一拍即合,傾向於聘用這個人。

「診斷偏差」的另一種現象,「變色龍效應」:當我們爲別人貼上標籤、記號時,他們就會不自覺地表現出診斷所賦予的特徵。若是正面評價時,為「畢馬龍效應」;若為負面評價時,稱「泥人效應」。

公平正義不該會形成一股非理性的力量,但是對於公平的不同看法確實可以影響我們對事情的認知,迷惑我們的思維。在書中以「百萬大富翁」遊戲,美國,法國與俄羅斯現場觀眾提供參賽者答案的不同表現,以及「分錢」測試中,UCLA研究生與瑪奇根迦的不同思維,提供了例證。

人類的腦子有著「快樂中樞」,阿肯伯氏核,與「利他中樞」,後顳上溝。當「快樂中樞」與「利他中樞」對上的時候,「快樂中樞」似乎有綁架「利他中樞」的能力。

「預期獲得」比「獲得獎賞」對於「快樂中樞」有更大的驅動力。

「同儕壓力」:不論我們覺得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多強,擇善固執的精神有多堅定,有時候也會選擇向團體意見妥協,因為我們會擔心,如果自己提出了與所有人的意見都不同的看法,其他人會懷疑我們的智商、品味或能力。

抵抗「同儕壓力」的方法必須藉助「異議人士」的力量,所以組織中有倡議者,也要有阻擋者。當然阻擋者在組織中一般是較不受歡迎的,不過,也因此才更顯珍貴吧。

最後就是解藥了。

克服「迴避損失」:將眼光放長,當事情出了差錯,將其看成一件大事情中的小插曲,但不拋諸腦後,再建構一個長遠的計畫。

避免「承諾心態」:禪式經濟,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趕緊改變方向,而不是死撐在洞裡,把洞愈掘愈深。

面對「價值歸因」,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警覺,看清事情的本質,而非它們給人的表面印象。必須能夠接受一件事,就是自己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錯誤的。

防範「診斷偏差」,可以利用所謂的「個人建構理論」,保持彈性,並從不同角度來審視事情,將評估維持在「暫時性」的狀態,而非確認狀態。亦可稱為「推論式思考」。

至於「公平」的迷惑力,最難擺平的則是我們的情緒反應。反制的方法之一就是以客觀的方式評量事情,不屈從於情緒的干擾以及道德判斷。但是,當反過來是別人依據我們的行動是否公平的「認知」來評量我們時,又當如何呢?「參與」,讓對方參與在決策或行動過程之中,可以有效提升對方的公平感受。

溝通在我們的決策過程非常重要,同樣地,爲反對者提供發聲管道也同樣重要。在一個團體中,「攔阻者」的存在可以使決策過程更理性,也可以降低一個團體作錯決定的危險。

DSC_001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