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書,看過譯者的序文之後,我便跳開不看其他的序文及書評。這樣的作品,我想自己看過後,再從序文及書評之中,試著找到自己的感覺。

雖然蒂蒂安極力克制自己,但讀者卻很難不在她的敘事之中情緒潰堤。-----John Freeman 〈休士頓紀事報〉

這是最接近我的感受的。

另外,在書中,作者所敘及的一些反應,有幾項也是我相當熟悉而理解的。

「轉瞬之間人事全非
在平凡無奇的一瞬間」

作者也提到,她從小受的訓練是,碰到困難的時候就閱讀,學習,搜集資料,埋首文學。資訊就是掌控力。

另外就是漩渦效應。

一些令人傷痛逾恆的事,若是再回想起,不就是尋常的一日,只是,突然間發生了,令人無從防備。

正因是如此突然,事後總會極盡所能地追探事前是否有徵兆,搜集當時所不及搜集的資訊或知識。那是一種自責心理的投射:我應該能事先防範的,當時我應該怎麼決定才是對的。總之,就是我怎能讓摯愛的人就這樣逝去。

隨著時間過去,事件不是消失不見,而是不定時,不定點地形成漩渦,讓人墬入一波又一波的傷痛。突如其來地喚起傷痛,教人來不及武裝,情緒崩潰,歇斯底里地大哭。

這是一本有感覺的書,才在第一章,我就被作者帶進去了。情緒起伏,掩不住曾經有過的傷痛,這樣地看完這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gleflyhi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