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情人節】

很令人意外的劇情,屬於驚艷的一種。

急驚風與慢郎中,想當然爾的衝突,沒想到在劇中反而創造出契合的空間。

 

【陽光普照】

英文劇名是One Sun與劇情中的One Son相互對照,但是中文劇名更爲貫穿全片。

陽光施予人的光與熱是公平的,但是這份公平不是每個人都承擔得起。所以,有時避開太陽的直射是必須的,尋求遮蔭於是成爲一種生活的條件,甚至是一種身份階級的象徵。

陽光也是坦誠的意象。劇中夫婦登到山丘之頂,離太陽更近了,於是所有的壓抑,不管是對於妻子,對於兒子,對於生活,對於人生,終於有掙脫出幽暗的動力。這一幕,好有張力。

 

【幸福城市】

城市也許幸福,也許不是,肯定的是劇中的男主人翁一點也不幸福。作爲觀衆,我可以理解這一連串的不幸福其來有自,儘管不一定認同他的選擇。但是,若我作爲他,我可是想不出治癒不幸福的解方。畢竟,「放下」與「原諒」對於只需要說的人是不難的,但對於必須要做的人,那是要一輩子堅持到無所動的事。

 

【同學麥娜絲】

平鋪直敍算是缺點嗎?也許從技巧來説,答案是肯定的。但從戲中設定的人物角色而論,也許這是真實自然的。對於生活的苦悶,不安,不滿,怨恨與憤怒,很多人只能選擇壓抑,自嘲,最多是飆幾句自己慣用的國罵,還要罵在心中或是選在四下無人的時候。也許,導演只想幫我們傳達心中說不出的苦。

 

【神隱少女】

想像是面對小朋友的卡通片,但是大人該怎麽看呢?藉由他人分享宮崎駿的隱喻,才曉得他著墨於背負二戰責任的日本,深陷泡沫化的日本,在走入千禧年之後,如何是及如何做才是期待中的日本。

至於我自己最有感觸的是從「名字」的擁有想到「自我」的重要,特別是在物慾與權慾四溢的社會之中。

 

【戀愛沒有假期】

純粹是因爲從網路電臺聽到好聽的音樂,搜尋之後知道是這部電影的配樂,愛屋及烏的作用下,特別挑了這部電影。

 

【日日是好日】

以日本的茶道貫穿全劇,擔心會沉悶,其實一點也不,反而那種徐緩的節奏搭配著二十四節氣的輪換,讓我很靜心地欣賞著一段段的故事,以及品味富含人生哲理的對白。

陰晴圓缺,節氣變換是周而復始,生老病死則是一條單行道。也許,人生就是安然順應自然的變化,真實接納心情的喜怒哀樂,好好地過每一天,那麽就也「日日是好日」

 

【深夜食堂2】

其實戲裏的故事並不是太特別,但也可能就是這份尋常很搭配這部電影的調性。劇中的人物都很善良,即便是兩個騙子都沒太凸顯他們的壞,對於抛家棄子也沒道德批判。市井小民的身份,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部分不帶彰顯的助人。

深夜食堂,生理上填飽飢餓的腸胃,心理上彌補空虛的情感。

還有,結尾的歌曲很好聽。

 

【臺北星期天】

在臺灣,移工已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原本以爲可從移工的眼中看到臺灣人的映像,結果不然。想想也是,我又落入自我為中心的迷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