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06年末,高鐵即將通車時,在一個討論版上PO過的內容。在大魯的版上看到「高鐵美女」,不禁觸動我回顧這篇討論的念頭。

古人說,以史為鑑。高鐵決定通車之際,當時媒體的報導,一群特定政黨的政客所發的議論,其實迄今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不過似乎沒太多人記得了。

向前看,不要停留在過去。這本是積極的人生觀,不過,很遺憾地,似乎某種程度地淪為一群無恥政客用來矇蔽人民,無的放矢,惡意攻訐的免責豁免。

* * * * *

過去有過機會搭乘德國的ICE和日本的新幹線,對於在高速之下依然能保持穩定與舒適的交通方式,確實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當知道台灣也計畫興建高速鐵路時,真的是滿懷期待。

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台灣高鐵歷經募資,招標,工程延誤,工程疏失,履勘爭議等等風風雨雨之後,終於取得試營運許可。即便如此,各界依然存有爭議聲。

照理說,專業歸專業,爭議也應該從專業角度作辯證,釐清與解決。不過,就目前的外在環境而論,似乎已經很難作如此期待。

記得在新聞報導中,我看到一位教授級的履勘委員,面對鏡頭,向著麥克風,義憤填膺地痛批,還反問記者或是觀眾,你們相信嗎?

我不是這個專業,但也算是受過工程訓練。高鐵在台灣是首創,但在世界上並非獨舉,也就是說就高鐵這項工程而言,並不難找到相關工程技術規範為參照。如果,高鐵真的有任何違反重大工程技術規範的事實;如果,這位教授級履勘委員真的掌握上述事實;或者,這位教授級履勘委員能夠明確指出臺灣高鐵蓄意隱瞞特定工程技術規範應評估的數據,致使履勘委員無從評定安全相關的關鍵要項。那麼,應當這位教授級履勘委員所需要做的只是陳述有證據佐證的事實,如此一來「罔顧人命」的台灣高鐵應當是一槍斃命才對。

如果,這位教授級履勘委員真的如此有風骨,如此以蒼生為念,怎會讓今天臺灣高鐵的安全,淪落到讓某些民眾戲謔,需要陳水扁總統和相關官員試車才能確認。

有人清楚台北地區每日搭乘捷運的人數嗎?應該不是個小數目吧。那麼,還有人記得台北捷運施工期間發生過的工安事件嗎?還記得樑柱曾發生過龜裂的問題嗎?忘了車輪發生過事故嗎?是不是有過著火的事例?現在施工中的捷運不是也還有工安事故發生嗎?

工程也像一個人,可能會犯錯,但要能改過。就是這麼簡單。如果犯的錯大了,像人要入獄服刑,工程會遭勒令停工檢查,無虞之後方得繼續施工。這樣的檢查,改善,確認在工程期間持續進行,直到竣工。動態部份,還會有冷熱,或稱無載有載試車。再強調一次,工程也像一個人,可能會犯錯,但要能改過。

我不是要為臺灣高鐵辯護,怎麼說我都沒有一點資格說臺灣高鐵安全,也沒有絲毫條件說臺灣高鐵不安全。畢竟,這是很嚴肅的專業問題。但是,一般民眾的思考並不會從專業角度出發,或者自以為是參考專業意見,但那只是從媒體得自的可能是專業或是非專業人士的評論或說法。想想,專業人士和媒體所擔負的責任可是不小呀。

* * * * *

工程,其實是太廣泛的說法。若就我所接觸的,蓋一座廠所牽涉的工程,起碼有土木,鋼構,機電,公用,資訊,消防等等。系統,這名詞的定義也是很多樣化的。台灣高鐵是如何定義,實在是不得而知。不過,我倒是可以就我的經驗,試著提供類比,當然這只是參考。

生產工廠就其不同上下製程,會佈置許多不同功能的機台,可視為單體。在採購設備時,可以尋求單一供應商,也可以向不同各具特色的供應商採購。這兩項做法自然有不同的決策思考,也各有利弊。如果,採行的是後者,優點不談,只談風險的話,至少就有整合的問題。不過,這樣的問題並非無解,因為各自都會提出規範,對方的輸出要達到特定的條件滿足我的輸入限制,才保證自己一方的輸出。當然,業主在意的是最終的performance test的結果,任何一方的問題最終還是業主的問題。所以,當界面整合出狀況時,是很頭痛的。這也是我個人認為台灣高鐵走得那麼辛苦的原因之一。

至於”專業要說服非專業”。說實在話,這話初聽之下,一般人大概都會點頭如搗蒜。但是,這觀念現實嗎?可執行嗎?以高鐵這個例子,專業與非專業是哪些人?所謂說服如何定義?不會也要搞個公投吧?開玩笑的。或是說,且容我提出另一種問法,以高鐵為例,你我多數人均為非專業,在何種條件下,我們可以被說服。若是以我為例,連問題都提不出來,實在難以奢談答案的正確性。因此,我會選擇「尊重專業」。

如果,我們真的信從「尊重專業」這項理念,真的要努力放下”專業要說服非專業”這種想法。高鐵通車與否為什麼要通過履勘委員會的認定?為什麼有飛安事故調查委員會?地震之後,為什麼危險建築要由結構技師判定?如果信從「尊重專業」,那就要「相信專業」。

當然,如同有人回應”他就是不敢去試坐”高鐵。沒問題,那是各人的選擇,我並非要強迫任何人相信,只是提出不同的觀點做參考。科技或是專業無法凌駕人性的。順著說下來,所謂”專業要說服非專業”,我個人認為,那已非專業問題,不如說是公關,廣告的努力方向吧。但,說來也有點諷刺,這會兒我就想到減肥,豐胸,壯陽的廣告。

* * * * *

討論如果發散,失焦了,那就不好了。

我認為
高鐵的安全是高鐵通車的必要條件,
高鐵的安全,需要得到驗證,
驗證應當通過專業的方法,並獲得專業人士的認可。

有些意見是,
不夠,還要取得非專業人士,如民眾的信任或理解。
這也對。
只是,民眾要如何才能信任或理解呢。

還有意見是,
不信任或不理解專業人士,或是專業人士還無法取得他的信任或理解。
這也沒錯。

也許,還有我沒想到的。

這是個自由,民主,法治的社會。

我想,還是回到初衷,提供一種觀點,也許有些人認同而改變,但非強求說服或改變任何人。

所以,有疑慮的人繼續保持追根究底的精神,質疑高鐵,要求高鐵,拒乘高鐵也行。有批評有進步,高鐵會更好,更安全。

以上不是反話,所以我接下的問題是,高鐵已開始試營運,即將要正式營運。高鐵是項大眾交通建設,涉及公共安全。持異議的履勘委員,會放棄您們的堅持嗎?不會等到出事了,再出來當事後諸葛吧?

難道,台灣在未來的日子裡,都將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嗎?

唉。就這樣吧。說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