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事與事間,也許本為相互獨立,但是加入時間的因子之後,卻又有了近似預告的關聯。

前幾晚,還在年假期間,而我已先返回工作地。因為還放著假,就沒阿姨幫忙打點三餐。於是,我就到了一家簡餐店用餐。

我走進餐廳,發覺一樓不見一個客人。服務員問我,要不要上二樓。我說,不用了,我在一樓就好。

我看了下四周,便選個座位坐下。

服務員送上了茶水與菜單,我點好了餐點,接著便是等著吃飯。

巧合便發生在,這家餐廳上菜的速度實在太慢了,慢得我只好四處張望打發時間。我發覺在這還不算小的空間,我的座位是在一個邊僻的角落,但是可飽覽整個一樓空間。雖說是邊僻,但因緊鄰窗邊,我可以看見來往行人,而行人也可看見我。

就在那時間,也許我真的太無聊了,突然間有個領悟。

我,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

選在邊僻角落,但能綜觀全局;
希望躲在幕後,但能引導幕前;
不想見光,但少不了掌聲;
不想交出自己,但樂於接納他人。

我,大概就是矛盾心念的綜合體,快樂的時候會痛苦,痛苦的時候會快樂。

我,以為真心地懂人,就是讓人懂自己。

我,以為接納就是付出。

領悟,不等同悔改。領悟,不是絕對的是非關係,所以不違背我信守的「知錯能改」原則。

長得抱歉不是錯,跑出來嚇人才是錯,很不厚道的一句話,卻十分符合我此刻的感受。

蝙蝠,白天就該倒懸在黑暗的洞穴中,黑夜才是你活動的時分。

不是改變,只是回復原形。

然而,就算如此,最為荒謬的是,一切會不會就像我在餐廳裡,我以為選了可以飽覽全景的邊僻角落,卻忽略了實際上是在透明窗邊。

不該,一切的念頭都只是夢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