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間郭台銘與劉嘉玲的新聞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次回家鄉的活動過程中,好像也就不意外地多次談到這個話題。

多數人的反應是這樣的。小心手上抱太多鴻海股票,大老闆一旦從財經版轉到娛樂版,本業恐怕是不再樂觀了。

最有趣的評論也是我最欣賞的。依郭董縱橫產業的歷史看來,他絕非虛華之輩,多半是已開始為他將要開拓的電影事業版圖佈局,花邊不過是用來收攏免費廣告的手段。

哈,總之是如何,不如靜待發展,再來當個事後諸葛吧。

然而,似乎都沒人提及梁朝偉的反應如何。好不容易,有一晚老婆與我談起梁朝偉部份。

她提到,好像報紙有報導,梁朝偉在郭台銘與劉嘉玲海南行曝光之後非常不悅。

我心想,很正常啊。

她接著又說,報紙還說梁朝偉因幼時父母離異的影響而有恐婚症。

恐婚症,有這種病嗎?我有些納悶。

老婆又說了,管他有沒有恐婚症,就算有也是他的事,早點跟人說明白,女孩子願意等就等,不等也別就這樣怪人,怎麼說女孩子的青春再等也是有限。所以啊,梁朝偉憑什麼生氣,不給承諾,有什麼資格生氣。

對呀。我只想到梁朝偉會生氣,卻沒想到他憑什麼生氣。我只以為兩人在一起那麼久了,雖然沒有婚姻關係,但不會因為少了一張結婚證書,就證明不了他們願意長相廝守。顯然,我犯了想當然爾的錯誤,以為他們在一起久了,就認定他們已不計世俗要廝守終身。當然,有可能是的,但也有可能他們只是陷在衝突妥協的循環,或許衝破臨界點終於鬧開了也不無可能。

所以,梁朝偉該不該生氣。不知道,我沒答案。重要的是,與我何干。跑娛樂版的記者都未必有興趣呢,他們感興趣的恐怕是找到可以塞版面的題材了。

好像是許文龍說的吧。跌倒了就爬起來是不夠的,要先看一下四周有沒有值得撿的。

我要撿些什麼呢?不是媒體該不該報導,不是郭台銘算不算臨老入花叢,不是劉嘉玲情歸何處,更不是梁朝偉如何面對多年女友的花邊新聞。

而是,

開放性的思考是很重要的,不要自陷窠臼;因此,多聽是必要的。

下結論前,再檢視一下所做的前提假設夠不夠嚴謹,有沒有證據支持。

太做作了。其實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男女看待男女關係還真的是觀點不同,我就不會像老婆那樣看待梁劉的關係。當然,更一般性地說應該是若非特別關注的話,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很容易只是空泛的說詞。

另外一點是比較特別的,我該向獅子座學習,把話說清楚講明白,留點迴旋空間是必要的,但不能流於曖昧不清。或是說,承諾不是自己說是便是吧。(這段好像有些突兀。嗯,正常,覺得突兀才是正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