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

就我看,可從令,變與頻度來談。

令,本身自有其多樣性,但共通的一點便是都會變。但依令之位階,企業體質,經營事業成熟度等等因素,變的頻度會有所不同。

正因我的認知如此,我視朝令夕改為平常。

從另個角度看,在令出必行的環境中,要嚥下一句話,是需要智慧與勇氣。

當然,若是太過,有可能是主管的能力不足導致決策品質不佳。在此狀況下,部屬難免私下或公開抱怨,但通常還是會咬著牙。

幸運的是,money talks。這樣的主管終究會被經營績效沖刷掉,當然,更嚴重點,被沖刷掉的也有可能是企業。


【錐必露尖】

對這句話,我是持保留的態度。想想看,

首先,你必須是唯一的尖錐,其他都是鈍物。
然後,袋子還得抖一抖,你得動一動。

若是,你非唯一的尖,袋子得抖,你得用力鑽,還得鑽得快。

但是,就這樣嗎?那可未必。

倘若,是用玉錦織的袋子,您可別傻呼呼地就鑽出頭,扎壞了袋子。還是頂出個就要露頭的痕便可,再等著讓人把您拿出來見天日吧!


【粉墨豋場】

不知是誰說過,換位子,就換了腦袋。

我不清楚,說的人,說的是什麼腦袋,他懂不懂什麼是腦袋。

在我看,換位子,當然要換腦袋。就像有人去票戲,扮的是曹操,就是一面白臉;演的是關羽,少不得一臉赤紅。是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是關雲長,跨赤兔,掄關刀。

在企業裡,產銷人發財,各就其位,各司其職,本著自身專業,非常「本位主義」地提出資訊與建議,毫無保留地攤在會議桌上,公開透明地討論,提供最高決策者完整的參酌,以能精準地權衡利害得失。

職場裡,職位輪動,職務升遷是常見的換位子。生產部門與銷售部門有不同的思維,基層主管與部門主管有相異的思考,換了位子,記得換腦袋。

註:談到本位主義,不要偏隘地看待,我是認為,你先能夠本位,才有資格協調。否則,就是和稀泥。


【七嘴八舌】

職場裡,開會是免不了的。會的形式當然有許多,會的氣氛當然很多變,當然會有冗長苦悶的會,當然會有劍拔弩張的會,行禮如儀的會有的,歡笑一堂的會有的。不能說我喜歡開會,起碼是不排斥。事實上,會議對上班族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場合。

會議就要開始,準時是必要,早個五分鐘也許更好,再更早就不必了。

進入會議室,座位的安排便透漏著權力分配的信息。若是自由入席的場合,可以嗅嗅合縱連橫關係。

會議開始,大夥兒開始說話了,這是主秀,千萬別錯過,更不要只是看熱鬧。學習在攻防之間,如何應對。為什麼他這麼問,為什麼他那麼答。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問,你會怎樣答。注意什麼話讓老闆開懷,留心什麼話使老闆皺眉,別以為這是髒事,若是不懂上意,你如何銷售你自己。

進入尾聲,老闆總會說個幾句。仔細聽聽,老闆的視界如何,他站的角度是否夠高,他如何仲解紛爭,他如何下定決策。有時,從此可以判斷,這個老闆能不能跟,這個企業該不該留。

無聊的會是有,起碼你學會如何不要重蹈覆轍。

不管好會壞會,總是結束了。結束了嗎?低頭檢視一下你的記事本,是記下了滿紙荒唐言,還是已畫好了決策樹或是行動展開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