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一位業務代表欣喜若狂地衝回辦公室。

他吆喝了一群人,除了他的老闆和大老闆之外,喜孜孜地說要報告個天大地大的好消息。

大夥於是就聚集著,準備聽著天大地大的好消息。

原來他拿了張意向書 (letter of intent)回來,我們的競爭廠商C公司願意下相當於我們營業額40%的訂單,而且是長期合約。他邊揮著那張似有似無的LOI,邊說著,「他們做不到的,我拿回來了。現在就看老板怎麼做囉!」

的確是天大地大的消息,是不是好消息,就難說了。C公司老想併掉我們公司,突然送個禮物,是蠻奇的。

這邊有人說話了,老兄,您這好像違反「分層負責辦法」的權限規定喔?
他老兄說,我只是「拿」回來,又沒簽字。

那邊也有人問話了,老兄,這麼大的事,您怎麼事先不打個電話跟老闆商量一下?
他老兄說,我只是去跟C公司的業務代表談談兩公司業務狀況,有什麼好報告的。

可是,有LOI,這不能算是小事吧?
他老兄說,哎!我只是「拿」LOI回來,接不接單是老闆們的事ㄟ。

有人開始贊聲了,叫老闆簽了,那麼補的單,還是長約ㄟ!
對啦!簽!以後不必擔心訂單了!
哇!年終獎金,紅利都有了。
哇塞!爽斃了!

一陣雀躍!

Logistics有人說話了,要簽,也要先有個溝通吧!那麼大的單,總得讓我抓一下供應商備料的狀況吧!

生管也說話了,對啊!我也得看看機台能不能吃得下,會不會排擠現有的單。

製造跟著說,我的人力不足,HR找人來得及嗎?機台也吃緊,如果現在下PO,到裝機試run,少說也得8個月。

財務說,備料,買機台,進人都要錢,我也得再check資金調度。

有點安靜。

有人開砲了,找你們來不就是要做事,做就做,那來那麼多理由!
對嘛!我看你們不是無能就是沒有誠意,一點也看不出來你們是要為公司好,整天只會嚷嚷「愛公司」,只會講,不會做。

一陣撻伐聲。

終於,有個微弱的聲音出現,
我們不是不做,也不是不會做。只是這麼大的單,幾乎可以決定公司的興衰,不能草率而為。要接這筆單,我們在既有的規模之下,要有相當可觀的資本支出,這也意味著我們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

又有一個聲音,
就算是要順利接單,業務也應先透過產銷協調,了解目前公司最佳的產品組合,對於要賣什麼,用什麼價賣,及賣多少量先有個底。怎能不先在公司裡溝通,就出去拿張LOI回來,回來之後也不趕快亡羊補牢,只知道吹噓自己有多不簡單。

等到有人提到執行面的問題,竟然只丟出LOI,然後說接下來都是老闆的事。再不然就說,只是LOI,又不是訂單,接不接也是老闆的事。

也有人答腔了,
說他不像個稱職的業務代表,他還說我本來就只是去聊聊兩邊的業務,順道拿LOI回來而已。

最後,大老闆說話了,
C公司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一直想購併我們公司,這點同仁們都清楚。在市場上,C公司一直在吞食我們的市場,這點也不是新聞。

我們不反對業務代表和C公司開始對話,也不反對和C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但是,業務代表務必透過公司建立的制度,與相關部門取得溝通,了解執行面的底限。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更應該密切和經營管理階層對話,以正確掌握與C公司合作的策略,才不會自亂陣腳。

公司要生存,當然需要訂單,但是,那必須是經過風險評估,信用查核,產銷協調後,大家有共識那是可靠有利的訂單。

如果,我們為了這張訂單,貿然進行大量的資本支出來購料,買機台和進人。然後C公司突然擋單延遲進貨,或是乾脆取消訂單。這樣的風險和可能的損失,我們都必須從策略面,謹慎地思考可能性和我們承受的能力。

更長遠來看,C公司從未放棄購併我們的念頭,事實上,他們現有超過700部的機台,對我們已是既有的威脅,而且還是與日俱增。在這樣的處境之下,我們怎能輕忽那樣的風險,又毫不評估我們承受的能力呢?

又是沉默。

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有人心想,是啊!要有那麼一天,還得了。
有人心想,沒事吧!反正做一樣的產品,裁不掉我就好,老闆是誰,有什麼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