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雙峰社會會導致分裂嗎?有可能,但是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其可能性微乎其微。在一個多元化社會,”人事時地物”的組合非常多樣性,所展現在不同事務領域的主流價值也是多樣性的。在某一項議題上,也許我們只能隔峰相望,但總會有某些議題,我們是肩並肩的。台灣算是個多元的社會,除了民主與經濟,多元化是我們很重要的資產,真是要珍惜,要善用。

思考
不管是雙峰分佈曲線,還是許多中心值不同的常態分佈曲線,如果都將其擺上,只要夠多,最終有可能形成一平台狀分布曲線。

台灣是個多元化的社會,人民也習慣於多元化的思考,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機制,能讓多元化價值具體呈現,透明供檢驗,進而展現其影響力。以下所談,不是solution,而是approach。

呈現多元化價值的機制
記得剛過的立委選舉前,澄社發表了國會議員評鑑嗎?從選舉結果看來,似乎沒什麼成效,但是多少有一點效應在。也許契機就在於如何把類似的效應極大化。

目前社會上有許多民間團體,其設立宗旨互異,但都代表對於某項特定議題的關切,如消費者權益,司法改革,勞工權益等等。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藉較為熟悉的國防,外交,內政,經濟,財政,教育,勞工,交通等範疇作為參考,並假設有M項多元化價值議題。民間團體調查全民對於M項多元化價值議題的關切優序,提供作為政治人物的施政或問政參考。

接下來以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還記得曾有立委標榜其為專業立委嗎?就從這點出發吧。首先,有意參選者可從M項多元化價值議題之中,依其本身專業或選票取向,挑選任意項,並提出相關之政見,而後提交對應之民間團體,以爭取其推薦。若是現任者,更可將其任內之推動實績作一陳述,爭取加分。民間團體不僅扮演被動角色,若候選人不主動提交,亦可主動蒐集相關資料,納入評鑑作業。

如此,理想的狀況下,M項多元化價值議題與N位參選人,構成一張M x N的評鑑mapping。而我們選民手上有這張map後,可就個人對於特定議題的關切程度,選擇理想的候選人。舉例而言,我關心國防,經濟,教育,比重依序為20%,30%,50%,於是我將選區內候選人在這三項議題的得分,乘以相對比重再加總,經比較後得分最高者為我的選擇。

同樣的想法也可應用在總統選舉,只要將N項改為候選人所提出的相關政策白皮書。其餘作法相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