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也是徘徊了幾次,直到這次看著優惠劵就要過期,終於訂了書。哈哈,人真的是理性的嗎?也罷,就算是非理性,也可能有好的結果,如同此次。

雖然一件殺人案件在一開始便昭然若揭,但還是吸引著我聚精會神地讀下去。但,這可不是偵探推理小說,吸引我的自然不是推理邏輯,而是每個人物的故事。

在我看來,佳乃就像是擺上祭壇的供品,而這祭壇是人性的祭壇。透過她的死亡,藉著周圍與她相關的人,作者解析了許多壓抑在生活中的人性。解析之後,是否因此得到洗滌,獲得救贖,不得而知。

「佳男,佳乃的父親,問增尾:很好笑嗎?你要就這樣活下去嗎?你就像這樣一輩子嘲笑別人活下去吧。」

在此之前,

「佳男不懂。他不懂嘲笑他人悲傷的增尾。他不懂對增尾的話發笑的兩個年輕人。他不懂送信來誹謗中傷佳乃的人。他不懂八卦節目上認定佳乃是個放蕩女的評論家。」

此時的我,對以上的內容特別感觸良深。(註)

光代與祐一的邂逅,對於祐一而言究竟是真心相愛,還是單純尋找另一個逼迫對象,以獲取快感呢?我想,由善由惡,各自會有不同的解答吧。

不過,美保回憶起祐一跟她提過,他不想要錢,卻還是向他媽要錢,真的很難過。美保跟祐一說,那你不要跟她要錢就好啦。祐一想了一下說,可是那樣的話,兩邊都不能變成被害人了。

兩邊都不能變成被害人了。

很有震撼力的一句話。

可以這樣解讀嗎,
傷害對方是爲了救贖對方虧欠自己的罪惡感嗎?
爲了救贖自己虧欠對方的罪惡感而傷害對方嗎?

聽起來好像很扭曲人性,很心理變態。
但,
難道,真的不存在於真實世界?
甚至,已然藏匿於你我之間嗎?

* * * * *

註:
才看到陳幸妤在紐約被媒體追到失控的新聞,採訪記者的口氣與笑容,播報記者的報導方向,平面記者的文稿,立委的評論。

有人說,被狗咬了,總不能還咬狗一口。是沒錯,但狗主人或有人(如果是野狗的話)總該幫狗戴上口罩吧。

請問,我們的社會,這樣的機制哪裡去了?

馬上,找得回來嗎?

DSC_000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