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I 捷徑和偏見
10 小數原則
假象(artifact),因研究方法而產生的現象;
對小樣本誇大的信心只是一般錯覺的例子之一;我們對於訊息內容的注意力大過於訊息的可信賴度;
這個世界的許多事實是來自幾率;對機率事件提出因果的解釋一定是錯的;

11 錨點
系統一,是一個促發反應;系統二,判斷的特意調整過程;

12 可用性的科學
正向,可用性捷徑;反向,無法解釋的不可用性捷徑(unexplained unavailability heuristic);

13 可用性,情緒和風險
我們對事件發生頻率的預測,也會受自己接觸到訊息的頻率及對事件的情緒強度所影響;
情意捷徑,是替代的一種;
風險的概念,是爲了幫助人們瞭解和應付生活中的危險和不確定性。雖然這些危險是真實存在,但並沒有所謂真正的風險或客觀的風險。界定風險是權力的角力;
可用性級聯(availability cascade);

14 湯姆的專業
用表徵(representativeness)來判斷,忽略機率;
系統二失敗有兩個原因,無知或懶惰;
表徵捷思的罪惡,過度偏好預測一個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發生;對證據的品質不敏感;
貝氏統計,先前的信念應該跟數據的診斷結合,來看偏向你的假設而拒絕另一可能假設的程度;
把機率判斷的錨點下在一個最有可能的基率上;質疑你對證據的診斷;

15 琳達:少即是多
謬論,指人們沒有應用有顯著相關的邏輯原則;
大部份的表徵訊息都能與人格特質結合,使故事有完整性,連貫性;但是最完整而合理的故事不一定是最可能發生的,也可能是似是而非的;
連接謬論,系統二不如想像中的那麼警覺,系統二是懶惰的;

16 因果基率勝過統計基率
刻板印象,不論是對或錯,都是我們對各類事件的看法;
統計基率通常被低估,當人們有該個案的特定訊息時,統計基率有時會整個被忽略;
因果基率被當做個案的訊息,人們很容易把因果基率跟其它和個案相關的訊息結合;
改變人們對人性的看法是很困難的事;

17 廻歸到平均值
技術學習的重要原則:獎勵比懲罰有效,獎勵進步,不要懲罰錯誤;
生命是一個不好的環境,因為我們會對取悅我們的人好,對我們不喜歡的人不好,可是從統計上來看,我們都會因對人家好而受懲罰,因為對人家不好而受獎勵;
成功=能力+運氣;極大的成功=多一點點的努力+很多的運氣;
當兩個分數之間的相關是不完美時,就會有向平均值廻歸的現象發生;
我們的心智是嚴重的偏向因果的解釋,而不跟統計數字打交道;
當我們的注意力轉向一個事件時,我們的記憶就替它找因果關係,亦即這個活化自動擴撒到任何儲存在記憶中的因果相關;當廻歸被偵測到時,因果的解釋就會被激發出來了,但它們是錯的,因為廻歸到平均值是個解釋,但是沒有因果關係;
實驗組vs.控制組;

18 馴服直覺的預測
許多判斷,尤其在專業領域是受到分析和直覺兩者綜合的影響;
直覺預測的改正:基準綫、直覺預測、將基準綫移向直覺,移動的距離取決於你估計的相關性、預測;
直覺的預測往往過度自信且太過極端;
極端的預期以及願意從很弱的數據中預測罕見的事件,均屬於系統一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