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神奇大腦

CH.1 關於大腦的驚人真相

800億個神經元,800億個神經膠質細胞;

身體腦:反應極其迅速的神經系統;反應較慢的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

 

CH.2 果殼裡的三種腦

三套負責認知,決策的腦系統:思考腦,反射腦,存儲腦;

慢而成熟的思考腦:可以想一些不在眼前,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不光能思考正在發生的事情,還能回憶過去,展望未來;負責有意識的思考,邏輯,分析,綜合考量,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做出預判,回顧過去,以及深度思考;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結果導向腦;

快而原始的反射腦:速度很快,處理問題完全是自發,無意識的;刺激驅動系統;眼見即為事實/感受即為事實;可同時處理多個輸入信號,快得像閃電,因為它在工作時會抄很多捷徑;情感網絡也是反射腦的一部分;

時刻等待空間的存儲腦:思考腦和反射腦保持著平衡,其中一個激活,另一個就進入休息狀態;

 

CH.3 思考腦:不能一心二用

面對多任務:同步處理是假象,實際上注意力被割裂了;串行處理,實際上無法無縫串接(停止任務1→將任務1的數據從工作記憶移入臨時記憶清空工作記憶從長期或臨時記憶讀取任務2的數據,將其放入工作記憶集中注意力進行任務2);

給思考腦足夠的時間:合理安排任務,分批處理,中間保留休息時間(防止情緒/心理殘留,干擾下一批任務的執行);

 

CH.4 反射腦:總喜歡抄捷徑

反射腦:能同時處理來自不同感官的多重輸入信號;能以閃電的速度發現既有模式;會抄很多無意識的捷徑;以堅實的信念為基礎做出判斷;消耗的能量很少;

各種類型的偏見:錨定偏見,內省偏見/樂觀偏見,可用性偏見,光環效應,美麗偏見,熟悉度偏見,從眾偏見,事後聰明偏見,懷舊偏見,賭徒偏見,證實性偏見和選擇性感知,刻板印象,損失厭惡,結果偏見,購後偏見,自我服務偏見,觀察者偏見,欺騙偏見(時間愈迫切,道德底線愈低落),替代性誘導(避重就輕);

我們養成習慣,而習慣又造就了我們;熟能生巧;

習慣默契文化;

ABC 前因(Antecedent), 行為(Behavior), 後果(Consequence); 觸發(Trigger),行為/習慣(Behavior/Habit),獎勵(Reward);

利用直覺做出好決策的條件:是相對可預測,有規律可循的環境中才有用;是該領域的專家,不僅累積了大量經驗,而且每次決策都得到即使的,客觀的反饋;做足了功課,學習,閱讀,討論與思考,並對所獲信息/知識充分了解/消化;在跟著感覺走之前,對自己的直覺進行評估與質疑,並提出接受他人的考驗;直覺易使人變得盲目,其他的專家會有不同的直覺,或帶來獨特的新視角;反射腦會抄許多捷徑,包括情緒上的捷徑,那可能會愚弄你;對於自身決策的正確率,主觀感覺不完全可靠,無法反應你的直覺性判斷和決策的真正準確率;只對自己真正專業的領域做出判斷;基於算法做出的決策比基於人類主觀判斷做出的決策更好;

原始的反射腦沒有任何道德觀念,它的本質就是自私,這是由遺傳決定的;

瘋子的護欄(un garde de fou),我們需要兩道,一道來自外部,一道來自我們的內心,來防止我們做出不道德的決策;

情況出現反射腦無意識的情緒反應身體腦指揮身體行動行為評判有意識的情緒

情況出現評判情緒身體腦指揮身體行動行為;

情緒同時扮演著發動機和剎車的角色(正面和負面);

共情作用/模仿;鏡像細胞,鏡像神經元;

 

CH.5 存儲腦:至關重要的放鬆

3B創意時刻:BreakBathBed

在睡眠期間,存儲腦可以調用你的全部腦容量,組織和存儲所有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和你的思考進行綜合,結合檔案架深處的長期記憶,填補思維空白,建立富有創意的新聯繫,最後得到前所未有的嶄新思路;

有用的冗餘,工作必須張弛有度,如果沒有放鬆的時刻,那麼組織根本就不會學習;

 

CH.6 如何在扁平的世界深入思考

信息氾濫而廉價,思考罕見而珍貴;

深入閱讀是思考不可或缺的前提;

真正的對話思考至關重要:閒聊(中立的事實,老生常談,維護關係),討論(主觀看法,觀點,意見,信念和價值判斷),真正的對話(牽涉到感情,綜合彼此看法,創造新的意義,建立更穩固的關係;這是智商和情商的重要元素);

 

Part 2 腦鎖鏈如何不自覺地摧毀自己的大腦

生活中的四個危險因素:隨時在線,多任務並行,負面壓力,睡眠不足;慎防導致風險管理的「瑞士乳酪」模式;

 

CH.7 1號鎖鏈:隨時在線

隨時隨地變成了無時不刻;

信息超載會消耗資源,即接受者的注意力;

信息超載,使大腦無法再及時處理,存儲信息,也無法做出深思熟慮的選擇和決策;雪上加霜的是,這些信息中30%-90%的內容與你毫不相關;

決策疲勞,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控制或是做出大量的小選擇之後,人的自控力,毅力,面對失敗時的韌性都會有所衰退,拖延情況加劇,數學計算的數量和質量下降,決策能力也會變差;

五條重要的界限:在場vs.不在場;現實關係vs.虛擬關係;身體vs.頭腦;公共空間vs.私人空間;工作vs.生活;

 

CH.8 2號鎖鏈:多任務並行

學會離線和批量處理;

 

CH.9 3號鎖鏈:低水平壓力

負面壓力讓聰明人做出蠢事;

大部分壓力情況本身並無所謂好壞,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你的想法;

如果你必須做到的事情和你能做的事情失去了平衡,你就會感受到負面壓力;

兩種錯誤解讀壓力情況的方式:我們可能會欺騙自己,把原本很自然的事情看作是有害的;主觀的解釋演繹可能會蒙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不見情況的負面和危險之處,或者忽視自己和他人行為的負面效果;

間歇性的壓力才是健康的壓力;

 

CH.10 4號鎖鏈:睡眠不足

中樞生物鐘:SCN,視交叉上核,20000個神經元;

黑視蛋白可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對於480nm的藍光最為敏感;

眼快動睡眠(REM),此時大腦會積極處理我們的記憶,尤其是情緒性記憶;也是夢發生的階段;

REM和夢境幫助我們消化白天的體驗,尤其是建構記憶,保持情緒平衡和心理健康;

雲雀優於夜貓子優於偽夜貓子;

 

CH.11 離線思考為何如此困難

我們天生:是條件生物;熱愛眼下的滿足;容易養成習慣;傾向與快速反應;對危險十分敏感;好奇;熱愛興奮感;追求確定性;需要歸屬感;常常被相當神經質的感覺驅動;

無手機焦慮症(Nomophobia);

條件反射/巴甫洛夫反射;

上癮有兩種:鴉片類成癮,核心是追求愉悅的滿足感,又稱愛好型,快樂型,愉悅型,帶來滿足感的是大腦分泌的鴉片類化學物質,一旦進入愉悅狀態,就會暫時停止對藥物的追尋,直至天堂般的感受逐漸消退;巴多胺類成癮,原型是安非他命或可卡因使用者,核心是尋求興奮感,又稱需求型,欲望型,激勵型,巴多胺的分泌不會帶來滿足,所以對興奮感的追求不會自動停止;

這兩套系統會彼此互動,維持一種有趣的平衡;欲望系統激勵我們設法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和目標,而在得到滿足後,愛好系統就會啟動,讓我們感覺到滿足,暫時停止追尋,靜靜享受;而後對快樂的記憶重啟欲望系統,如此周而復始;

 

Part 3 慢思考如何解放你的大腦

CH.12 1號解鎖秘訣:離線思考

「我」的層面,找出一天中你的思考腦表現最好的時段;每天請抽出10分鐘來安排第二天的事情,時間不應晚於睡前1小時;

「我們」的層面,尊重並支持那些定期離線的人;別指望員工隨時在線;

 

CH.13 2號解鎖秘訣:批量處理

原則:在思考和休息時,請務必保持離線;盡量減少切換;離線休息;

面對很多任務時,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不要把它放進待辦事項,而是直接查看日程表,給它安排一個時間;如果沒時間,那就直接拒絕;

艾森豪原理:重要的事情通常不緊急,緊急的事情通常不重要;緊急且重要約占20%時間要馬上完成,重要但不緊急約占70%時間排在不受干擾的時間,緊急但不重要約占10%時間直接拒絕/轉手他人/等重要的事完成再處理,既不重要也不緊急占不到1%時間直接拋棄別為它費心;

累進柏拉圖法則:20%─80%→4%─64%→1%─50%

快樂的柏拉圖法則;

批量處理:一次完成一個任務,或者相對完整的一部分,拒絕所有干擾;把密切相關的任務劃分到同一批次;把不相關的任務,郵件和瑣事丟到一個批次裡;準備好在家處理的批次;在日程表上標註批量處理時間;每次批量處理結束後,好好休息一下;

對於郵件:批量處理;進一步細分郵件批次;不要用郵件開啟新的一天;趕走所有誘惑(關掉所有提醒;別把收件箱當成待辦事項表;別讓任何可能浪費時間的東西進入你的收件箱;別讓收件箱佔據辦公軟件和郵件程序的默認畫面);24小時是個健康的回復時間;不要每封郵件都回;若有疑慮請刪除;堅持自己的原則;

 

CH.14 3號解鎖秘訣:恢復正常的睡眠模式

健康的睡眠模式:定時就寢/起床;週末補眠方式是提前上床,定時起床;睡前一小時遠離屏幕;若必須在電腦前工作到睡覺,請佩戴防藍光眼鏡;床只用於睡覺和性行為;避免用手機當鬧鐘,關掉所有聲音和振動,別放在床邊;睡前不多於一杯酒;喝杯熱牛奶;睡前6-8小時勿攝入任何刺激性飲料;如果不輪班,請每天沐浴明亮的晨光和朦朧的暮光;白天盡量多運動;睡前2-3小時請勿鍛煉;享受性愛;睡前2-3小時勿用餐;別讓寵物進臥室;吸煙者暫時勿戒煙(如有睡眠問題的話);床邊放一本筆記本,買一支帶LED的筆,記下所有可能的好主意和可能有的憂慮;必要時,找一位專業治療師;

小睡:不是必要;起床8小時後,不超過20分鐘;

時差:前一週(充分休息,嘗試調整,防藍光眼鏡,www.jetlagrooster.com/about);飛行中(登機後調到目的地時間,多喝水,謝絕酒精/咖啡因飲料,褪黑素,在目的地時間的夜晚服用短效安眠藥,至少要在降落前6小時服用,戴上耳塞);到達後(立即調整適應當地的時間;往西/晚上沐浴亮光,往東/清晨沐浴亮光;往西/避開黃昏前2-3小時的亮光,再尋找亮光,往東/天亮後,睏的時候就小睡一會兒,不超過20分鐘;褪黑激素;安眠藥,一杯睡前酒);

倒班:www.bupa.au

 

CH.15 4號解鎖秘訣:科學應對負面壓力

合理安排任務,消除慢性壓力;

提高耐壓能力(心理適應,健康的身體,社會支持);

重視早期警告信號並及時應對;

恢復壓力平衡(對於員工:要求別太高,提供必要的資源,提供足夠的支持,讓工作變得可控/可預測,安排休息恢復時間,警惕早期警告信號,你的管理風格);

 

CH.16 ABC模式:如何把壞習慣變成好習慣

ABC:前因(Antecedent),行為(Behavior),後果(Consequence);觸發(Trigger),行為/習慣(Behavior/Habit),獎勵(Reward);

連線誘因:輕微的抑鬱感,不快樂的感覺,無聊;

改變行為/前因/後果;自我獎勵和懲罰;反思和提醒。

IMG_011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