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晚,我騎到自行車店,請他們檢查往後踩踏板時,鏈條會鬆脫掉落的問題。車店的小師傅非常敬業,二話不說,拆下後輪檢查花鼓。折騰了半天,狀況稍有改善,未完全解決,不過還算是我能接受的程度。後來,店長回來了,一看便說再拆下來檢查一遍。接著,他跟我閒聊說,其實我這車的花鼓是基本型,阻力大些,有進階型可以選擇。當時,我想每次來店裡調整保養,他們總是很熱心認真,而且不收費,我心中原本就有些過意不去,所以偶爾會來買些小配件,這次乾脆就把花鼓換了吧。問過價錢,500RMB,可以接受,麻煩是時間問題。因為,隔日我計劃出行,晚上務必拿到車。得到店長的保證之後,我把車留下,走到附近的書城打發時間。

到書城才逛了一會兒,便接到店長的電話,說是花鼓沒貨,請我回店裡一趟。到了車店一看,便了解為什麼店長說電話裡不好談。小師傅已把車輪幅條都卸下,想必是在等花鼓送到之前,已經有效率地完成前期作業。店長說,他很抱歉。邊說邊從店裡牽出一部車,店長的座騎。他說,為了不影響我的出行計畫,請我就騎他的車吧。我一再婉拒,但他很堅持。後來,他提議不如就將他的車輪裝在我車上,一樣的花鼓,我正好可以體會一下新花鼓在騎遠程上表現的效益。嗯,這點讓我有些心動,於是就接受了他的提議。在騎回住處的路上,我特別留意踩踏的感受,不過沒有很顯著的不同。

回到住處,先在Oregon 400t查了一下隔日的路線,55Km抵達目的地。

昨日,打點好裝備之後,便依著導航路線出發。一路上,基本還算順利,但是通過一些修路的路段,路況不好,又要注意飛馳的汽車,心裡有些壓力。後來,導航帶進一條鄉鎮道路,進入一個小鄉鎮,我心想,導航不笨,或許已有人回報修車路段,讓導航避開。騎著騎著,我很快就發現我想得太美好了。眼前要經過的一座橋正在施工,引道還沒完工。心裡正嘀咕著,身旁一位裝備齊全的騎士飛快而過,我想跟著行家走吧,應該沒問題。待我跟上時,發覺他跟著四、五位騎士都停在小河邊。後來,我才搞懂,大家在等船隻通過,然後兩側通道攏上,便可過河了。

過河之後,路況更差,原本坑坑窪窪的路面,還有棄置的垃圾散布,不得已只好下車牽行。好不容易又回到常態的路面,可以再趕趕路。沒想到,好景不常,在騎進一座港市之後,發現寬廣的市區大道正要重新鋪設柏油路面,現時路面鋪滿了小碎石。我騎得十分忐忑不安,速度提不上,又要擔心會不會扎到尖石而爆胎。就這麼心驚膽跳騎過了數公里,才又回到柏油路面。這時,才能感受到這座港市果然不負盛名,路面非常完美乾淨。

在路口停下等紅燈時,我在辨認導航路線與道路指示的差異,這時耳邊響起清脆但是陌生的口音。抬頭一看,原來是位全身專業打扮的女騎士。我先跟她說聲抱歉,我聽不懂她的家鄉話。她問我到哪去,沒有同伴嗎?於是,不管在餐廳跟服務員,還是在街上遇到同事,我總要回答的一句話,「對,我一個人。」又原封不動地回答這位亮麗的女騎士。我還問她路線上的疑惑,她好心地告訴我,導航的路線正在施工,還是依著道路指示騎,並提醒我路上小心。謝過她之後,便再趕路去了。

接下來的路況好多了,主車道的速限是100Km/Hr,所以路面水準不難想像。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導航上顯示我已騎了40來公里,但這條線騎過21公里之後,才要再進入一條7公里多的線。可是,前一晚導航不是顯示目標距離為55Km嗎?算了,沒什麼好疑惑的,55Km是直線距離,我上回不小心騎了125Km那次,便清楚了。這次,不過是裝糊塗,增強自己出行的決心。特別是自行車店長借給我兩個車輪,如果最後是窩在住處,那多說不過去。

最後,在中午十二點過後,我抵達了目的地,導航顯示75.5Km。先打了一通電話,說來不及過去一起吃午餐了。然後,停在湖邊的路樹樹蔭下,略事休息,吃包餅乾。本想就要打道回府,但就在景區附近發現一家簡餐店。繞過去一看,好像是新開張,問過一位像是老闆或店長,才知是試營業。重點是有餐可吃,所以就進門光顧。

用過餐,喝過可樂,裝滿水壺,沖過手臉,就要買單。一開始,服務員說,就算45RMB好了。等到結帳回來,服務員又說,40RMB就好了,我只好一再稱謝。

OK。接下來就是考驗了,回程是最痛苦的。依過去的經驗,六、七十公里之後已近似力竭階段。我心中最壞的打算,便是路上找家酒店休息或過夜。才剛上路不久,不妙,是逆風,騎起來格外費力。後來轉進另一條路線之後,才避開逆風的阻擋。接下來,我把導航畫面定在路線顯示,不去看航行資訊,希望免除速度變化造成心理效應,以能維持穩定的踏速。然後,以一張專輯播放完畢約當六十分鐘為休息的參考。就這樣,途中再吃完一條餅乾,到副食店補充水分之後,終於回到居地市區,而這一路上都未發生力不從心的狀況,除了臀部的痛依然不減之外。我決定先騎到自行車店看看,結果就快抵達時,也接到店長來電說OK了。太完美了,沒耽擱太多時間,便將車輪換過。付完帳後,跟老闆討論這組花鼓的神奇之處,也再請教下回升級的選擇:BB,可鎖定避震前叉。

回到住處前,切到航行資訊畫面,里程顯示148.1Km。有點不完美,於是在小區繞圈,湊到149Km。本想,湊到150Km,不過,算了,這樣太幼稚了。何況,晚上還要趕去吃飯。

流水帳記完了,移動均速19.5Km/Hr。

心得:
1. 環太湖的信心指數劇增,只剩換胎的應變準備工作。
2. 新花鼓似乎確有功效。
3. 中午補充熱量與水分可能也具關鍵效應。
4. 可能得捨棄單眼帶小DC。
5. 穩定踏速,強迫控制休息節奏,消除心理惰性。
6. 路線選擇需權衡,路面的品質直接影響騎行速度以及臀部的舒適度。

補記:
關於心得第一點,我想我有點過度樂觀。至今,兩腿依然有酸痛感,最嚴重的莫過於臀部,痛得很。

忘了一項變數:車胎。得再跟店長確認他的車胎型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